兩千多斤的畝產量啊,這個數值,驚呆了現場的百官。

這個數值,在現場很快流傳開去。

附近無數圍觀的百姓,聽到這個數字之後,無不沸騰起來。

天呢!

兩千多斤畝產量的糧食啊,這個數字,差不過高到超乎他們想象的地步了。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小麥的畝產量,這還是因為種糧不斷最佳化的緣故,一畝地才不過六百多斤。

這個畝產量,已經讓他們對蘇先生感恩戴德了。

但是他們沒想到,蘇先生再次引進的新型農作物,畝產量居然能夠達到兩千斤之多。

這個產量,幾乎達到小麥的四倍啊!

種一畝地的這種農作物,豈不是能夠養活好幾口人?

聽蘇先生說,這種新型農作物叫做地瓜,並且還能夠當作主糧。

就是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不過,對這些百姓來說,好吃不好吃其實並不怎麼重要了。

重要是能夠填報肚子就可以!

只要不捱餓,哪裡還管的了那許多呢?

而蘇長生,則是命人繼續刨地瓜,並且命人架起鍋來,現場煮地瓜。

地附近就有小溪,架起鍋來,很快就能將水燒開。

蘇長生決定請到現場的所有百姓,都品嚐一下地瓜的味道。

李世民在知道了蘇長生的決定之後,有些心疼。

他忍不住說道:“蘇長生啊,農村有句諺語叫做:餓死爹孃,留下種糧。”

“你要請現場所有的百姓都品嚐一下地瓜的味道,這要煮多少地瓜啊?”

“這一顆地瓜,少說也能育苗上百顆,這些地瓜,能育多少苗?”

“這一頓下去,明年就要少種幾千畝地的地瓜啊!”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陛下,不想幹的。”

“這些地瓜,明年足夠在長安城推廣了。”

“說實話,如果只算種糧的話,大概兩年時間,便是足夠推廣到整個大唐的了。”

的確是這樣,地瓜本來就高產。

而一個地瓜,育苗的話,不說能育上百顆,至少幾十顆是有的。

一畝地的地瓜,能育出多少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