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妙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其實主要還是以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青藏州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偏僻了。
比方說這裡建一個羊毛衫廠,你在這裡生產了,要運送到全國各地去,光是運費和需要的時間,就是十分巨大的消耗。
對後世追求效率和利潤的商家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正因為這樣,在後世,青藏州這邊,大規模的工廠很少。
但是現在是不一樣的,因為現在在大唐,這些工廠青藏州固然沒有。
但是別的地方也沒有啊。
而一旦青藏州有了,在大唐就是獨一份。
雖然以後,肯定會有其他地區也跟著發展這些。
其他地方就不說了,至少草原上,希望城那邊,肯定是會有的。
但是這些都不要緊,大不了青藏州這邊,多向天竺那邊出口一些商品嘛。
現在的天竺很窮的,好吧,其實在歷史上,他們一直也沒怎麼富裕過。
哪怕到了後世,也是貧富差距十分巨大的一個國家。
貧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不要緊,他們可以用各種礦產來換糧食啊。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切的話,那麼青藏州,其實完全是可以發展起來的。
當然了,想要做到這一切,就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要先將道路修建出來。
青藏州這邊,和外界的溝通做的太差了。
原因就是這裡沒有一條像樣的路。
所以,蘇長生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決定要先修路。
首先先修建一條寬闊的,從青藏州到西平州去的道路。
而接下來,就是他們內部的道路修建工作了。
而基礎建設,是發展地方經濟最快的一種方式了。
當然了,想要搞基礎建設,就需要大量的錢財。
這些錢財,朝廷肯定是不會出的,朝廷也掏不起這麼多錢。
這筆錢,蘇長生的武城商行可以掏的出來。
這筆錢有些龐大,但是又不是要一次性掏出來。
而是分批次的投入。
而有些專案,是短期內就能夠見效的。
比方說賣水,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裡面的利潤相當高。
別小看現在大唐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