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長勢喜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比方說,花生和玉米,最好是肥沃一些的土地。
而地瓜,則是什麼地都成,山地也不怕。
地瓜怕澇,太低窪容易存水的地就不能種植地瓜。
至於辣椒,哪就不怎麼挑地了。
不過還是肥沃的地產量更高。
而每一種農作物都有不同的種植方式,還有不同的苗間間隙。
像是地瓜,最好是遮成一隴一隴的,然後將地瓜種植在隴頂之上。
這樣即便是有水,也會在隴溝裡面,不會浸泡到地瓜,這樣長出來的地瓜更大。
花生的間隔相對來說要小一些,因為花生長起來之後也不會太高大。
玉米就不行了,間隔必須要大一些,要不然透不進來陽光還有空氣。
而這些知識,就不是蘇長生從書本上看來的了。
他本來就是農村人,小的時候也沒少了幹農活。
這些農作物,他小時候都是種植過的。
所以他指揮起來,得心應手,甚至親自來示範。
蘇長生幾乎是每一天種植一種農作物。
第一天的時候,開始種植地瓜。
土地早已經整好了,蘇長生教給他們如何刨坑,坑要多深多大,間距多少最合適。
刨完坑之後,就開始澆水,澆完水之後,如何種植。
在教了一上午之後,哪些百姓,就可以自己進行種植了。
接下來,對玉米、花生、土豆、辣椒,蘇長生分別抽出一天的時間來,傳授給他們如何種植的方法。
傳授完這些之後,剩下的土地,他們就可以自行種植了。
當然了,那一塊土地種植什麼農作物,也是蘇長生早就分派好了的,他們只管按照蘇長生的方法來種植就可以了。
對這些新型農作物,蘇長生和農戶簽訂了收購合同。
如若不然的話,百姓們,雖然不得不種植,但是一定沒多少積極性的。
對這些新農作物,他們不認識,不瞭解,不看好。
而在種植之前,蘇長生就給了他們一部分補償錢。
現在更是和他們簽訂了收購合同。
等新型農作物收穫之後,蘇長生會以每斤十文錢的價格進行收購,這個價格,要比小麥和稻米的價格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