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絲綢之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父皇,一定要提防吐蕃。”
“兒臣希望我大唐不和親、不納貢、君王守社稷、皇子守國門。”
“兒臣願意鎮守吐谷渾,遏制吐蕃,讓吐谷渾成為防禦吐蕃的第一道門戶。”
當李世民說出蜀王李恪的奏摺內容的時候,下面的大臣們,不由都是沉默下來。
因為他們對蜀王李恪,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他們相信,蜀王是這麼說的,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而他們反對蜀王坐鎮西平郡,也就是吐谷渾的理由,可能沒有長孫無忌那麼多私心。
但是他們的確是怕蜀王勢大,將來對太子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將來很有可能會逼反蜀王,這並非是國家的福氣。
但是在聽到蜀王的奏摺之後,他們才發現,是他們狹隘了,他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接下來,他們就聽李世民繼續說道:
“而下面,是蘇長生的一番預測。”
“他說,蜀王曾和他談論過這件事情,但是蘇長生認為,蜀王未免過於天真了。”
“因為百官一定會反對這件事情的,尤其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必定會竭盡全能的反對這件事情,因為他懼怕蜀王得勢,將來會對他不利。”
蘇長生並沒有過多的解讀。
因為李世民還有群臣,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
這種事情,只需要一句話,大家心裡都是透透的。
此時,最尷尬的就是百官了。
他們的心思,竟然早就被人家蘇先生猜到了。
最尷尬的人還是長孫無忌。
他是真的完全和蘇長生所說的一樣,他是竭盡全力的在反對這件事情。
當李世民說完之後,長孫無忌羞愧的垂下頭去,貼到地面,不敢抬頭。
半晌之後,李世民才嘆息道:“輔機,你起來吧。”
等長孫無忌羞眉臊眼的起身之後,李世民不由嘆道:
“爾等的心思,朕能明白。但是蜀王的心思,爾等能明白嗎?”
“朕決議讓蜀王坐鎮西平州,爾等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