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松贊干布早就得知了玄奘法師的事蹟。

而這,其實也是蘇長生在暗中佈局的結果。

松贊干布在知道玄奘法師的事蹟之後,對玄奘法師大為感興趣。

作為吐蕃的贊普,他本身是絕對不相信玄奘法師的這些事蹟會是真的。

但是佛教的理念,對他的統治極為有利。

因此松贊干布還是準備大力扶持這位玄奘法師,在吐蕃大力推廣佛教。

相信用不多久,佛教就能夠和苯教相抗衡。

而松贊干布也預測到,自己想要重用玄奘法師。

那麼哪些貴族,就一定想要毀掉他。

其實松贊干布完全可以實現將玄奘法師接走,然後保護起來。

只不過,松贊干布選擇了第二個選擇。

哪就是他事先查探好貴族動手的時間和人手。

然後親自率領一萬騎兵,親自出面營救玄奘法師。

他這麼做,其實並不是因為玄奘法師在他心目中有多麼厲害。

他這麼做,更多的是做給吐蕃的百姓看的。

同時也是向外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他對佛教極為重視。

這樣就更利於佛教的迅速傳播了。

這一次,他來的恰到好處。

而現在,松贊干布倒是想看一看,這位被人傳的神乎其神的玄奘法師,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如果只是一個招搖撞騙的騙子的話,那麼松贊干布依然會捧他上位。

但是松贊干布絕對不會重用他,他頂多算是一個傀儡而已。

很快,松贊干布便是走到禪房之外。

此時禪房的門並沒有關閉。

松贊干布可以清楚的看到,裡面有個和尚,正在閉目一邊敲著木魚一邊唸經。

玄奘法師,雖然從相貌上,比之辯機和尚要差了一些。

但是仍然是相貌堂堂,讓看見到,便頓生親切之感。

松贊干布看到之後,也不由讚歎一聲:“此等人物,也唯有大唐天朝才能出啊!”

然後,他便發現,外面已經被賊人圍攻,但是這位玄奘法師,居然絲毫不驚。

松贊干布從十幾歲就碰到叛變,哪可是自己帶兵一路殺出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