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伏順,他們君臣上上下下,就沒有一個懂的守城之人。

最終,他們只能經過各種商議,做出一些守城策略。

第一個策略就是,將一萬士兵,平均分配到各段城牆上。

等唐軍攻打過來的時候,看唐軍攻打哪裡再做調動。

只是這一條守城策略,如果是放到中原王朝,碰到諸葛亮的話,諸葛亮大概又要說一句:此計是何人而定?可速斬此人!

城中一共一萬守城士兵,而唐軍勢大。

你一下子就把所有人都壓上去了?

這一萬人不需要休息的嗎?

一旦他們受傷了,誰來補充?誰來頂替他們?

但是他們實在是沒有守城的經驗,這個策略竟然得到一致透過,大家都覺得很好。

第二個策略就是,發動城中的富商捐款捐物,發動百姓運送各種守城物資到城牆上。

這一個策略,其實是沒有什麼毛病的。

別看吐谷渾看上去好像很偏僻,但是其實吐谷渾的商業十分興盛。

他們的手工藝品也十分受歡迎。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地理位置好,絲綢之路就路過他們這旮旯。

因此,他們國內是有一些富商的。

這一次,這些富商大概又要大出血了。

總之,伏順君臣,林林總總總結出了許多守城策略。

如果放到中原的話,這些守城策略未免貽笑大方,甚至可說是十分荒謬,是誤人子弟的行為。

但是在吐谷渾,他們覺得他們集體的智慧,實在是太牛掰太偉大了。

他們的這些守城策略,一定要書寫下來,將來編成兵書,祖祖輩輩流傳下去,讓他們的後人好好學習借鑑。

……

三日之後,蘇長生和席君買兩人,帶領五萬大軍,來到伏俟城外。

伏俟城周圍,是一片廣袤無垠的草原。

草原上,有茂盛的牧草,有流淌的河水。

清新的草木氣息,一望無際的開闊視野,瓦藍的藍天,潔白的白雲,這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

當然了,蘇長生和席君買,可沒有半點心曠神怡的感覺。

雖然他們十分看不上吐谷渾。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從來都沒有過粗心大意。

從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在戰術上一定要重視敵人。

昨日,他們剛剛補充完肉乾等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