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3/3頁)
章節報錯
李恪文武雙全,但是他更喜歡在戰場上馳騁縱橫的那種感覺。
但是作為大都督,他必須要坐鎮益州,不能隨便離開。
這讓李恪十分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
而蘇長生,本來準備給李恪留下五千兵馬,以防益州出現變故。
但是被李恪段然拒絕了。
李恪自己還有一百親兵。
在益州自己的地盤,如果還能出什麼變故,對他來說,哪可真是天大的笑話。
見李恪堅持,蘇長生也沒有勉強。
於是,蘇長生帶領大軍開拔。
李恪親自為他們斟酒送行。
益州和吐谷渾並沒有直接接壤,而是要穿過幾個郡縣才能進入吐谷渾。
這一路上,大唐百姓看到益州大都督,蜀王李恪派兵出征吐谷渾,所有人都歡欣鼓舞,夾道歡迎。
原本內心的不安和忐忑,徹底化為烏有。
原本他們是真的緊張和害怕啊。
吐谷渾對大唐缺乏起碼得敬畏感,他們的思維,大概還停留在隋朝混亂時期。
那時候因為隋朝內亂,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掠奪大唐邊境百姓。
大唐初立的時候,因為境內還不安穩,各地反叛不斷,天災人禍不斷。
朝廷的重點,並沒有放在這裡。
這也導致吐谷渾十分囂張,仍然不斷寇邊。
但是他們並沒有注意到的一點是,大唐的發展其實是很快的,完全超出了他們想象的那種。
這一次,大唐的反擊就來了。
但是這不代表和吐谷渾接壤的疆域的百姓不會害怕。
他們飽受吐谷渾襲擾,現在吐谷渾再次發動戰爭,他們自然是緊張和懼怕的。
而現在,蜀王李恪派兵征討吐谷渾,蘇先生親自帶兵,讓邊境大唐百姓的內心,一下子平復下來。
蜀王李恪再加上蘇先生,這兩人絕對是一對黃金組合啊。
有他們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
有他們在,我們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呢?我們還需要害怕嗎?
哪自然,是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