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看誰能虧到最後(第1/3頁)
章節報錯
物美價廉的麻布直接賣瘋了!
顧客都是幾匹幾匹的向家裡抱。
賣的最瘋狂的,還是那些邊界邊緣的地區。
因為考慮到運輸的緣故,蘇長生向四方——其實主要是向北向南向東——以大約五百里為半徑鋪開。
當然了,這只是暫時是這樣的市場。
而實際上,下一步,蘇長生可以在武城村再建設一個紡織廠。
到時候,就可以以長安城為半徑,向四周輻射開來。
到時候,全部加在一起,能夠覆蓋的面積,哪就是大半個大唐,幾乎可以說是席捲整個大唐了。
而在益州,向西五百里直接就越過吐谷渾到西域去了,西面倒是沒有多大市場。
主要是在五百里左右的這些地區,有哪些十分聰敏的人,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他們這邊,有二十文一匹的麻布,而越過他們的地界,前面的城市裡面,賣的麻布還是質量又差價格又貴,足足四十文一匹的麻布。
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啊。
這些人,果斷的在新的供應商那裡進貨,一次進百八十匹布,然後去前面的城市裡去賣。
不要覺得城市這個詞是後世才出現的,其實在古代就有城市這個詞了。
蠶婦這首詩是這樣寫的: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禁。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他們二十文一匹的價格進貨,因為進貨量比較大,實際上供貨商還會給他們一定的優惠。
比方說如果一次買一百匹布的話,通常都會送出三五匹來。
他們到前面的城市,可以直接賣三十文或者二十五文一匹的價格。
而這樣的價格,在下一個城池,同樣遭到瘋搶。
作為中間商,他們就這麼兩邊一倒,辛苦地賺著差價。
當然了,這樣的買賣其實做不長。
因為這個訊息很快就會傳遞出去。
然後馬上就會吸引到更多的人來進行倒騰販賣,價格一步步被壓低。
二來就是,人家那邊的百姓也會得知這個訊息。
然後他們幾家,或者幾十家甚至一個村的人,可以僱一輛大車,直接買一車回去。
於是,各個地方的供應商,幾乎都是不出三天的時間,就直接買斷貨了。
不過益州的存貨十分充足,他們正在源源不斷的向各個城市輸送貨物。
目前蘇長生正在和各地供應商協商,準備在中間建立中轉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