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安城又發生了一件令長安百姓自豪不已的事兒。

去年年底,東突厥被滅,東突厥的領地,被納入大唐版圖。

李世民聽從蘇先生的意見,並沒有遷徙東突厥的族眾。

而是派遣一批漢人去教導他們種地,建造房屋。

今年春日,就有武城村的積年老農,教導他們如何種植棉花,如何種植藥材還有其他農作物。

然後,秋天的時間,棉花還有各種藥材和農作物,都大獲豐收。

他們種植棉花的收益,要遠遠超過他們放牧所得。

賣掉棉花,手頭有錢了,就在自己的部落裡面,就能買到糧食,還有其他的貨物。

雖然這些貨物的價格,幾乎是長安城裡價格的三倍。

但是他們對長安城中物價並不熟悉。

這些物品,是他們往年很難買的到的。

縱然能夠買的到,價格也比他們現在購買的價格,貴上好多倍。

現在,家家戶戶不但有了糧食,還有了其他的雜物,還有積蓄。

現在,就算是冬天下再大的雪,他們也不用發愁沒有吃穿。

甚至現在大多數的牧民,家裡都用上了鐵皮爐和無煙煤。

到了冬天,他們再也不用發愁取暖的事情了。

而秋收之後,大唐的官員,又交給他們如何建造房子。

以前他們住的都是氈房,後世叫做蒙古包。

蒙古包空間小,冬冷夏熱。

下大雨的時候,裡面十分潮溼。

他們並不是不羨慕中原的房子。

但是以往的時候,他們需要經常搬家。

一個地方的牧草被吃光了,他們就要搬家,到下一片牧草旺盛的地方去遊牧。

氈房使用簡便,搬家十分方便,這才是他們住氈房最大的原因。

現在,他們條件好了,並不需要放牧了。

有一些去過大唐,見識過大唐房子的牧民,在唐人的幫助之下,開始修建房子。

目前,第一批修建房子的牧民,已經住進了漂亮敞亮的大房子裡面。

他們家裡,每天都有牧民來觀看。

對這樣漂亮,空間又大,又冬暖夏涼的房子,他們也覺得很好。

準備等來年就修建這樣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