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群臣看完奏報之後,無不大喜過望。

長孫無忌馬上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陛下之福,更是我大唐之福啊!”

“這一次,我大唐之所以能夠殲滅吐蕃十五萬大軍,並且將吐蕃驅逐出去,大獲全勝,全都仰仗蘇先生的推斷。”

“蘇先生真乃諸葛在世,武侯重生啊!”

“陛下,老臣以為,應當將此戰役昭告天下,並且重賞蘇先生。”

房玄齡不由說道:“陛下,此役蘇先生固然勞苦功高,功不可破。然而蜀王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難能可貴啊。”

“蜀王以身做餌,並且暗中排程各府軍隊,戰場廝殺還有追殺吐蕃大軍,這些都是蜀王所做。”

“以五萬士兵,在犧牲一萬士兵為代價的情況下,殲滅吐蕃十五萬大軍,將剩下的五萬吐蕃大軍,一路追殺到吐蕃。”

“此等大捷,真是古今罕見啊!”

“古代總有以弱勝強的案例,但是那些案例,強的哪一方,無一例外的,都狂妄自大,犯下致命錯誤。”

“而松贊干布和吐蕃大軍,可都是虎狼之師啊!所以說,這場勝利,才更加難能可貴!”

“所以,臣以為,不但要賞賜蘇先生和有功的將士,蜀王也是要賞賜的啊!”

房玄齡一席話,說的李世民縱聲大笑,得意不已。

其實,按照某些歷史學家的推斷。

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應當是李恪,而不是李泰。

猛一看,李世民似乎最喜歡的兒子是李泰。

他對李泰多好啊,對李泰的賞賜,多次都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還讓李泰可以直接開府,因為李泰肥胖,進宮不需要走路,可以直接坐轎進去。

這寵溺,遠遠超過太子。

猛一看,這不就是真愛嘛!

但是,李世民寵溺李泰,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打壓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脾氣為什麼會那麼暴躁?最終為什麼會走向造反的道路?

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太子的年齡和李世民太接近了。

當李世民還龍精虎壯的時候,太子已經成年了。

太子越大,對李世民皇位的威脅就越大。

尤其李世民本身就是以兒子的身份篡位,逼迫太上皇李淵退位。

他難道不怕他的兒子也學他嗎?

他肯定是怕的。

那麼怕怎麼辦呢?

哪就扶持另外一個兒子來和太子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