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燬八岐湖,用採取水攻的方式,是蘇長生早已有的籌劃。

而對這個籌劃,蘇長生做了兩手準備。

第一個就是,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倭軍八成會退回去。

這個時候,只要在這一側有一支伏兵,一定能夠重創倭軍。

但是蘇長生也不敢將軍隊全部都壓上。

因為一旦這個伏擊失敗的話,他們的隊伍,就會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將會完全失去地利。

雖然即便是這樣,他們一萬五千人,也絲毫不怵四萬倭軍。

但是對蘇長生來說,他一定會把一切能夠利用上的優勢利用到最大程度。

因此,蘇長生只在這邊佈置了三千軍隊。

只可惜,這一次八岐湖水倒灌的力度不給力。

現在他們只能白白失去了這次機會。

而蘇長生的第二手準備,就是如果水攻的策略不成功的話。

那麼這三千士兵,還可以尾隨在四萬倭軍後面。

等他們和殺鬼坡的一萬兩千唐軍開戰的時候,從後面對他們發起攻擊,形成兩面夾擊。

所以說,蘇長生安排的這一次伏兵,進可攻退可守,可謂是攻守兼備。

但是,因為湖水倒灌不太給力,反倒是讓他們現在的處境變得有些尷尬。

不過蘇長生依然沒準備放過這次機會。

他親自帶隊,尾隨在四萬倭軍之後。

此時,犬上御田鍬帶領四萬大軍——此時已經只剩下兩萬八千人了——準備返回滋賀縣,修整一番之後,再做計較。

兩軍還沒有開展,他們就先損失了三成的兵力,無論是對實力還是對士氣,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犬上御田鍬必須要做出調整,甚至要重新佈置一番作戰計劃方可。

很快,他們就進入了追風草原。

這一來一回,他們都沒碰到過唐軍。

因此,這一次,犬上御田鍬雖然仍然派出斥候在前面刺探。

但是對後面,則是不免疏忽起來。

而蘇長生,見倭軍毫無防範地進入追風草原,不由大喜過往。

蘇長生一開始就想利用追風草原進行火攻。

只不過因為這片草原太小,而犬上御田鍬又十分警惕,才沒有成功。

而現在,這個機會竟然再次出現,蘇長生又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呢?

“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