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資訊差(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此時,各地的蠶農,忽然得知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長安城,武城村的蘇先生,在得知今年蠶繭價格暴跌,蠶農收入將會銳減,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
蘇先生決定自己出資購買所有的蠶繭,自己抽絲製作絲綢。
並且蘇先生給出的可是市場價。
不過,蘇長生怕以後收不到蠶繭,所以要和他們簽訂一份契約。
以後每年的蠶繭,他們都要賣給蘇先生,而蘇先生將會以市場價收購,最低不低於十文錢一斤。
蘇先生的事蹟,現在基本已經傳播的整個大唐都無人不知。
當然了,越是偏遠的地方,傳的就越是玄乎。
在許多地方,蘇先生已經被傳播成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在農村,有許多人相信,自然也有許多人不信。
這些蠶農,自然是聽說過蘇先生的種種傳聞的。
他們內心,對蘇長生這種傳奇人物,自然是十分好奇和敬仰。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位神仙一般的人物,他們覺得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謫仙人。
現在居然願意出資購買他們手中的蠶繭。
蘇先生這麼做,極有可能,會賠的血本無歸。
但是為了他們,蘇先生毅然決然的這麼做了。
這讓所有蠶農,都感激涕零。
許多人家,甚至都在家裡為蘇長生豎起功德牌坊。
這些事情,自然都是官府進行宣傳的。
此時,蘇長生的收購資金還沒有到位。
這件事情,朝堂的幾位大佬,打了一個提前量。
地方官府表示,如果相信官府的話,此刻就可以將手中的蠶繭拉到官府來。
因為蘇先生沒有這麼多人手,官府代為收購,不過現在只能打白條,等蘇先生的購物款來到,直接結付。
如果信不過的話,也可以等到錢款來到之後再賣不遲。
不過不管什麼時候賣蠶繭,都必須要簽訂一個契約。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無數蠶農,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的,將自己的蠶繭送到官府進行銷售。
此時是貞觀初年,朝廷和官府信譽良好,至於蘇先生的信譽,那就更加不必說了。
有兩塊金子招牌在,這些蠶農,自然是有恃無恐,不怕他們賴賬。
他們倒是怕蘇先生沒有那麼多資金。
現在不賣,萬一蘇先生收不那麼多,最後不還是要砸在自己手裡呢?
額,只能說,這些蠶農,對蘇長生的經濟實力,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