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終於清點完崔浩的財產。

全部折算起來,足足可折算成八百多萬錢。

這個數字,讓蘇長生都有些訝異。

讓蘇長生直呼好傢伙。

這就是後世典型的小官鉅貪啊。

這樣的碩鼠,不殺難道還留著他過年?

第二日,李恪直接在高陵縣城內張貼告示。

高陵縣令崔浩,自擔任縣令一職以來,橫徵暴斂,貪婪無度。

現在更是將手伸到賑災物資上,剋扣賑災糧。

給災民吃黴變的糧食,任由手下差役打罵欺凌災民。

賑災期間,一切罪責從重衝快處理。

蜀王殿下,慧眼如炬,查到崔浩貪墨的一切證據,抄家更是超出鉅額物資,折算現錢高達八百餘萬。

作為賑災使,蜀王擁有先斬後奏之千里。

蜀王決定,當眾斬首縣令崔浩,以平民憤。

當高陵縣城之中的百姓,還有處置所之中的災民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所有人都歡呼雀躍起來。

全縣百姓,苦縣令崔浩久矣!

今日聽到他要被斬首的訊息,無不欣喜若狂。

整個縣城還有災民處置所,就像過年一樣歡樂。

甚至就連那些災民的悲痛之情,都減弱了許多。

蜀王經過連夜審判,發現其中有五個衙役,多次打死打傷災民。

所以,蜀王決定,這幾個人,和崔浩一併斬首。

其他翫忽職守的衙役,暫時打入大牢,等賑災工作完成之後,再行處理。

現在,李恪暫時還顧不上他們。

第二天中午,就在縣城之外,災民處理所之下的一片空地上。

高陵縣縣令崔浩,還有五個侍衛,被五花大綁,背後都插著一塊長長的木條。

上面寫著他們的名字,以及他們所犯下的罪責。

這兩個人,都跪倒在地上,臉色慘淡,恐慌到大小便失禁的地步。

他們萬萬沒想到,蜀王真的敢殺他們。

尤其是縣令崔浩,她感覺,即便蜀王敢和他們崔家對著幹,也沒必要將事情做的這麼絕吧?

他現在是真的後悔了。

早知道蜀王這麼虎的話,他哪裡還敢留在這裡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