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賑災使(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蘇長生外,怕是根本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此時,長孫無忌心裡不由嘆息一聲,這位蘇先生,還是厲害啊。
蜀王如此作死,你都有辦法將蜀王解救出來。
可是為何偏偏,你就選擇了蜀王呢?難道太子不比蜀王更加有前途嗎?
當長孫無忌表態之後,其餘之人,也紛紛跟著表態。
最終,上次阻止各地備災的官員,這一次紛紛請罪。
反正人數眾多,法不責眾,皇帝也不能真的把他們都給開了。
李世民心裡,也是徹底放下心來。
他也不得不佩服蘇長生,真的是翻手為雲覆手雨。
本來就連他這個皇帝,都認為蜀王這一次做的實在是太過了,就連他也沒辦法保下蜀王。
但是沒想到,蘇長生只是利用這一萬百姓,找出這麼一個老頭來,將群臣都臭罵了一頓。
輕而易舉地就將蜀王給救了下來。
而在最後,王成忽然說道:“陛下,蜀王心繫百姓,能力出眾。”
“臣推薦,由蜀王成為賑災使,負責這一次的賑災和安撫災民的工作。”
王成是王家之人,自然也是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員。
這一次,他們聯手彈劾蜀王。
原本以為,能夠將蜀王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但是不料,蜀王安然無恙,反而是他們,被臭罵了一頓。
如果就此罷手的話,王成實在是不甘心。
因此,最終王成想出這麼一個策略。
既然陷害蜀王不成,哪就索性推他一把好了。
這個賑災使,在某些人手中,是個無比優渥的肥差。
比方說,在他們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員手中,就絕對如此。
賑災物資和錢款都是一筆不菲的數字,這裡面可以上下其手可以貪墨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
他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貪墨一半的錢糧。
但是,如果是他們的對手做這個賑災使的話,那麼他們一定能夠讓這個差事,成為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苦差。
到時候,他們不但可以在暗中使絆子。
讓蜀王李恪,做不好這賑災使的工作。
他們甚至還可以做一些更兇狠的事情,甚至可以讓蜀王,直接一頭栽進去。
而其他官員,見王成居然舉薦蜀王為賑災使。
他們心裡,先是一驚。續爾很快便是明白起王成的用意。
然後,其他官員,紛紛附和。
其實,對百官的心思,李世民也心知肚明。
李世民心裡,是不願意讓李恪去做這件事情的。
暗中使絆子的人太多,這個差事,可不好做啊。
但是現在,老叔公已經將蜀王烘托成一副高大上的形象了。
氣氛已經到這兒了,即便是李世民,也沒有好理由來為蜀王開拓。
最終也只能無奈地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