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生說道:“殿下,我可以幫你印製一下宣傳單,然後你去這些村莊進行宣傳。”

“只要他們心裡有數,有所警惕,就能將悲劇降低到最低程度。”

聽到蘇長生的話,李恪不由點頭說道:“對,就是這樣,哪本王現在就去登記哪些地勢低窪的村莊情況。”

“先生你印製傳單,然後我會派人,到這些村裡挨家挨戶地進行宣傳。”

說完,李恪匆匆而去。

蘇長生嘆了口氣,總覺得李恪這是出力不討好,極有可能會陷進去。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些事情,都是地方官的事情。

李恪這麼做,地方官不但不會喜歡,反倒會怪李恪多管閒事。

甚至那些御史,還有魏徵等流,也會上書彈劾李恪。

做這種事情,最終只能落得個兩邊不討好的結果。

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李恪還有進一步的動作,這樣的話,極有可能,他自己都要吃掛落。

但是蘇長生還不能勸阻他。

因為蜀王李恪做的是他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是蘇長生極為欽佩的事情。

這時,王孝通拿著教材走了進來。

“先生,這道題目,如何解法?”

王孝通本來就是大唐的算學大家,在他沒遇到蘇長生之前,整個大唐,可說無出其右者。

王孝通的算學,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期。

他想繼續前行,但是卻苦於找不到前進的道路。

而在他遇到蘇長生之後,才發現,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自以為傲的算學造詣,在蘇先生面前,簡直啥都不是。

蘇先生給他的教材,不單單是給他開啟了一道數學的大門,簡直就是帶他進入了數學的新天地。

王孝通一頭扎進去,貪婪地汲取著知識。

一開始的時候,他都是自學。

並且在自學的時候,他還能舉一反三,記下自己的各種發散思維。

不過,越是到後來,他學習的速度就越慢。

有些知識點,一時之間,他甚至都難以理解。

一旦碰到難題,他就會來詢問蘇長生。

而對蘇長生來說,王孝通超快的學習速度,真的是讓他痛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