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懷疑,這些官員,一定是有什麼貪汙受賄的事情害怕查出,因此才前往長孫府送禮。”

“臣認為,再由長孫無忌擔任總考官已經不合適,請陛下定奪。”

魏徵說完之後,李世民不由看向長孫無忌問道:“輔機,可有此事?”

長孫無忌苦笑道:“陛下,送禮的事情,卻有此事。”

“這些官員,派人前往我府邸,送的禮物不甚貴重,但是他們丟下禮物就走。”

“即便是臣派人給他們送回去,他們又會再次送來。”

“最終,臣也只能迫不得已收下,望陛下頂多。”

當然了,實情未必向長孫無忌所說的那樣。

不過這也並非是長孫無忌一家的事情,吏部的官員,每人都能收到大量的禮物。

只要對方送禮送的有分寸,不送太過珍貴的禮物,他們基本是來者不拒的。

這在當時,大概是一個預設的潛規則。

所謂禮尚往來嘛,只要不收貴重禮物,收些禮物怎麼了?

不知道今天是怎麼回事,魏徵這老貨,為何會揪著這一點不放呢?

如果這種事情都要彈劾的話,哪滿朝文武,也跑不掉幾個人吧?

李世民不由向長孫無忌問道:“輔機,你認為,這件事情應當如何處置呢?”

“這?”

李世民的話,讓長孫無忌一陣錯愕。

魏徵這老貨分明是在無理取鬧,咱們只需要不搭理他,讓群臣群起而攻之,一起批判他不就完事了嗎?

你這問我到底要如何處置,究竟是幾個意思?

關鍵是沒你這麼問的啊。

就好像你到別人家做客,別人問你餓不餓一樣,你該怎麼說?

想了想,長孫無忌不由說道:“陛下,雖然臣以為這是禮尚往來,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禮物。”

“但是臣的確是收了官員禮物,臣請避嫌,請陛下責罰。”

李世民笑道:“收授禮物,大約已經成為常態,責罰就免了。”

“不過你說的避嫌這一點,的確是有道理的。這樣吧,大考這件事呢,你就暫且避嫌。”

“長安城內,四品以上官員,由房玄齡、杜如晦、魏徵三人帶隊審理。”

“四品一下官員的大考,嗯,正好蜀王回來了,就由他來負責主考吧。”

房玄齡不由說道:“陛下,此時不可。”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著房玄齡問道:“房愛卿,為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