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這幫大儒不正經(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泰深得李世民寵愛,有些時候,李世民對李泰的賞賜,甚至超過太子李承乾。
李泰文采出眾,不但寫的一手好書法,作畫還有鑑賞,都有極高的水平。
並且李世民還允許李泰召開一個弘文館,可以自由招攬一些文人。
現在,李泰更是和他手下的幕僚,開始創作一本括地誌。
所以,李承乾是絕對不允許李泰再參與到拼音和字典中去的。
括地誌,其實相當於大唐的一本詳細地圖。
大唐十道,十道下面的州縣,各縣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都有詳細的描寫。
光是這一部書,只要編纂起來,就能為李泰增加許多的名氣。
但是,括地誌的受眾其實並不大,這個名氣其實有很大的侷限性。
但是字典不一樣啊。
字典的受眾,幾乎可以說是少半個大唐人。
一旦字典編纂完成,李泰的名字被寫道字典的話。
到時候,可就整個大唐的人,都知道魏王李泰,而不知他太子李承乾了。
因此,李承乾是絕對不會讓李泰如願的。
被李承乾拉出去,李泰十分憤怒,但又無可奈何。
蘇長生見兩位皇子離開,也不由的,鬆下一口氣來。
……
很快,教育部的一眾官員先後來到。
“不才孔穎達,見過蘇先生。”
“不才虞世南,見過蘇先生。”
“不才蕭瑀,見過蘇先生。”
“不才閻立本,見過蘇先生。”
“……”
雖然蘇長生並沒有官身,但是一干教育部的官員,姿態擺的很低。
並沒有顯擺自己的官職,而是用書生的謙稱和蘇長生見禮。
而眼前這一幫人,可都是大唐的大儒。
給這幫人上課,蘇長生還是有一些壓力的。
蘇長生不由說道:“諸位既是教育部長官,又是我大唐碩儒,以後毋須如此客氣。”
孔穎達一本正經地說道:“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我們既然是來向蘇先生學習的,自然要執弟子禮,這是應有之義。”
“蘇先生能夠創造出拼音,能為所有漢字注音,此乃天下讀書人之福啊!蘇先生就不要如此謙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