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完尚公主的事情,長孫無忌不由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蘇莊主又為朝廷做了許多事情。”

“老臣認為,應該給予他一定的賞賜了!”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不由點了點頭,其他的功勞先不說。

光是冬小麥這一樁,也必須要給予賞賜。

更何況,他還救了麗質一條性命,又指出近親結婚的危害。

只要貢獻出水泥配方,貢獻出鍊鋼術,這一樁樁一件件。

每一件,都足夠封爵的賞賜。

這些全部加起來,不好說一下子能封為公爵,但是一個侯爵,是絕對不會令人質疑的。

但是,李世民有種感覺。

大表弟目前就是一個寶藏啊,潛力絕對還沒有挖掘完畢。

如果現在就封他公爵或者是侯爵,哪他以後再立下大功怎麼辦呢?

到時候又該如何封賞他呢?

這其實也是許多能力出眾的大臣,讓皇帝苦惱的地方。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但是如果有臣子能力太過出眾,立下的功勞讓皇帝賞無可賞的時候,哪就要功高震主了。

這時候,皇帝通常就會考慮,該如何將這個大臣給幹掉了。

為了不走到這一步,所以,李世民才一直壓著蘇長生的功勞,不願意賞賜。

但是一直不賞賜,也說不過去。

最終,李世民決定,這一次,封蘇長生為武城縣子。

嗯,本來是武城縣男,是個男爵嘛!

現在提一格,升為武城縣子,成為子爵。

然後上面還有伯爵、侯爵和公爵。

以後他立功的話,還有封賞的餘地。

……

很快,蘇長生再次接到聖旨。

武城縣男蘇長生,因為發明冬小麥的種植方法,有功於社稷。

被封為武城縣子,食邑再多一百畝,賞賜銅錢若干。

這一道聖旨,讓武城村,再次沸騰起來。

他們的莊主,再一次接到聖旨,再一次被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