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嚴格控制到售價,一定要將利潤壓縮到最低,確保百姓能夠買的起。”

“而那些實在購買不起的百姓,官府也可以給他們無息借款,等秋收之後,可以用糧食抵債。”

“這件事情,你們各部,務必配合好。如果被朕發現,有人藉機中飽私囊,朕一定嚴懲不貸,定斬不饒!”

“是,陛下!”

“陛下放心,吾等一定盡心竭力,做好這件事情。”

“如果出了差池,陛下儘管拿吾等治罪!”

幾位宰相,還有幾部官員,紛紛表態。

缺少耕牛這樣天大的難題,被陛下迎手解決。

如果他們還做不好善後工作的話,也就不用繼續做官了,乾脆回家賣豆腐去算了。

……

武城村,蘇長生換了衣服,開始去學堂給學神上課。

蘇長生並沒有準備培養科舉型人才,他是準備培養一批科研型人才。

因此,學堂裡的課程,一共有國學、數學、自然三門課程。

國學就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這個時代的通用教材,就算他不打算培養科舉型人才,但是也只能以這個為國學教材。

至於數學,在這個時代叫做算學,其實就算在國子監,也有這門課程。

當然了,此時的國子監的算學,基本是以九章算術為教材教授學生。

完全沒有太大的難度。

而最後一門課程自然,實際上就是後代的物理化學這兩門課的合集。

當然了,受限於材料還有時代,蘇長生也只能教授一點基礎。

而蘇長生,是根據學生的愛好,因材施教。

就像數學,蘇長生才教了他們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

而他的教程,差不多已經到了後世四五年級的進度了。

其中最聰明的幾個孩子,輕而易舉的就能掌握這些知識。

而比較跳脫的幾個,比方說那個馮志浩,就算再給他兩年的時間,他也未必學的會。

所以,蘇長生直接放棄對他治療了。

而是重點教授他經濟學和管理學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