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另一場比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到青山上了場,四皇子覺得自己今天的想法全部這老道士揣摩的透透的,不僅連自己今天要來提前知曉了,而且就連自己被拒絕要提出比試都提前算出來了?甚至自己今天要比兩場,而且自己的隨從擅長什麼,對面也有了對策。
這種感覺很不好,就像是自己全身光溜溜的被看透了,對手全還隱藏在雲裡霧裡,自己卻是一知半解,看來著青城山並不是外表看起來那樣簡單啊,被譽為道教四大聖山之一還是有原因的。
那麼今天這局就很難破了,想到了這,四皇子表面仍然保持著微笑,眼色卻是變得陰冷起來。
高個子儒生見到四皇子的樣子,走上前來,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後,向前走去,醇厚的嗓音說道:“別擔心,有我在。”
看得出來,這高個子儒生和這四皇子關係定時非比尋常,若是正常的主僕關係哪能如兄弟這般勾肩搭背,這種事就是在尋常人家中也是沒有的,更何況這是帝王世家,這萬一傳出去怕不是個掉腦袋的罪名?
四皇子深深地吸了口氣,定了定神,目送著高個子儒生走向前。
“在下高明,敢問閣下尊姓大名?”高個子儒生走到青山面前,行同輩禮。
“小道青山,不過你這名字可真不低調啊,高明高明,來吧,讓我看看你有多高明?”青山輕輕的笑著,剛剛扶正的冠飾又歪到一邊去,不過他也不在乎。
“不如我與青山道友論道吧?”高明並沒有因為青山的舉止生氣,還是一本正經的說道。
青山聽到這來了興趣,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這儒生,高明目光灼灼,似乎有無數的道理要與青山講,青山覺得自己今天真沒來錯,師祖可真是太懂自己了。
“好啊!”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高明直奔主題:“既然如此,那便由在下先談談拙見,拋磚引玉了。”
青山揚揚手心,示意他繼續。
高明看著青山,說道:“當今亂世,何以解救天下於水火,解救百姓於危亡?在下看來,無非是投奔朝堂之上,輔佐明君,聖人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便再好不過的說明了這一點,一個人應該積極的入世,去為天下開太平,如今四殿下邀請青城山一脈共創大業,爾等為何拒絕?難道你們就眼睜睜的看著亂世將至,卻無動於衷?這便是爾等大道?”
青山聽了他的話,收起來慵懶的目光,嚴肅了起來,很顯然這個對手並不好招呼,一開口,氣勢便咄咄逼人,但是青山並沒有絲毫退縮,反而也是大聲地回道:“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今亂世將至,正說明了是世間本身出了問題,既然出了問題,那麼就應該補救,常言道:‘破而後立’,如果不經過血一般的教訓,又怎麼可能會新的開始?況且,如今的亂世的源頭便是廟堂之上,各系奪嫡,拉幫結派,涉及繁多反而更加讓局勢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去繁化簡,是為道。”
“今天這兩位的確是博學善辯,師父啊,我雖然是讀了不少的書,可要想他們這樣把心中的道理說出來,可還是差得遠了。”小啞巴看著不遠處的兩位年輕人,突然之間覺得天地之大,奇才輩出,自己只是這茫茫天地間中的一小個。
老瞎子滿意地點點頭,輕輕的撫摸著小啞巴的頭頂,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便是我要帶你四處看看的原因之一,人吶,總不可能要一輩子活在一個小鎮裡吧,總得出來看看這世間的美景,和英雄的氣概!”
小道士三德子聽了他們的話,得意洋洋地說道:“那可不,我這四師侄吵架可是從來沒有輸過。”
不遠處的高明聽了青山一番話,沉思了一番,不久又給出了自己的答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道長,青城山貴為道家四座聖山之一,奇人異士無數,各懷本領,難道就願意一輩子藏著掖著,那麼這樣你們和那些黎民百姓又有什麼區別呢?你們學這些本領又是為了什麼?”
青山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吾等修道之人,應該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天道將崩,天時以至,我夏國地理位置被華國和妖族包夾,則地理不利,如今廟堂紊亂,則眾人未和。所以此時此刻並不是吾等出山濟世的良機,時候到了,吾等定會下山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兩人看向對方,竟是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似乎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既然我們誰都無法說服誰?那就換一種方式?”高明仍然堅持自己的理念,氣勢不滅,鬥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