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那一戰,李健率領的山狼特種部隊打出了威風,打出了不俗的戰果。

讓不少軍隊高層都認識到特種兵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李雲龍的極力推薦下,現在高層也同意組建特種兵訓練學校,訓練戰狼、火鳳凰、蛟龍等特種部隊。

部隊是在籌備中了,關於特種兵的武器裝備也提上了議程。

正在研究製造的81式步槍比56式、63式步槍更好,這是肯定的。

但是這款槍價效比高,耐操可靠的步槍適合大部隊使用。

對於特種兵來說就差了一點。後坐力大、精準度不夠、聲音響……

現在趙剛就是想要詢問一下當初提出過特種兵概念,甚至負責編寫過特種兵訓練手冊的楚雲飛這個專家的意見。

聽到趙剛要詢問自己的意見,楚雲飛苦笑了一下說。

“我都有很多年沒有指揮過戰鬥,對戰場都不熟悉了。之前的那點知識都已經寫在那個訓練手冊上,剩下的就要你們自己摸索了。”

趙剛也清楚楚雲飛已經脫離戰場多年,想要讓他再拿出更好地關於特種兵訓練手冊之類的也不現實。

他乾脆問道:“那武器裝備呢?我相信這方面你還是很有權威的。”

楚雲飛想了一下,說:“武器裝備的話,那個紅外線夜視鏡,你們需要儘快研究出更好的。方便夜戰。而且也能讓戰車、直升機上威力更強。還有防彈衣、頭盔也需要改良。頭盔用鋼盔太重了,要是能有輕便堅固的工程塑膠之類的更好。步槍的暫時來說79式槍族也夠用。就是狙擊槍需要更精準的。”

趙剛點頭說:“嗯。這點上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問問你,那79式突擊步槍能不能像m21步槍改造成m21狙擊步槍那樣?”

“沒有意義。事實上79式精準射手步槍要是換上專用的狙擊子彈也差不多能達到m21狙擊槍的射程和精準度。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認為特種部隊需要完成的任務將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他們需要配備威力更大,更精準的狙擊槍。

到時候狙擊步槍會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精準度著稱的輕狙,一種是威力著稱的重狙。

輕狙的話,一般有效射程是800米以內。重狙的話,一般有效射程是2000米以內。輕狙的話,相信老趙你也明白。

重狙的話,也號稱反器材狙擊槍,是增強特種兵火力,對付敵方炮樓、戰車,還有直升機的。類似於反坦克槍,當然後坐力要輕很多。至少不能開一槍就將肩膀震壞!”

二戰時期的反坦克槍都可以號稱是七傷拳了,先傷己再傷人。

使用這支槍計程車兵心裡都做好準備了。

一開槍,先不管有沒有打中敵人,士兵的肩膀基本上就會被激烈後退的槍托打傷。

右肩膀開一槍,左肩膀開一槍,然後就可以舒舒服服在醫院躺半年了。

趙剛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那種,他和軍工打交道這幾年下來,也算半個專家了。

他問道:“那種重狙想要研究出來不容易吧!”

楚雲飛點了點頭。“嗯。是不容易。不過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早一點研究出來,要是能在戰場上證明自己,那就能在市場佔據絕對優勢。”

重狙可不像輕狙,光是子彈就很有學問。而且是要在威力和精準度之間平衡。威力弱了,就沒有意義。威力強了,精準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所以要反覆測試,才能選定最佳方案。

要是能趕在阿富汗戰爭結束前、兩伊戰爭結束前製造出來,放在戰場上打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