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壓力(求支援,求月票)(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點苦就要死要活的。
矯情!
來,讓你伯父給你們講講。當年我被鬼子追殺,十天十夜沒有合過眼的光輝事蹟。
……
楚斌、趙家四兄弟覺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嘉陵兵工廠的技術人員經過200多天的艱苦奮鬥,終於掌握了生產技術。
摩托車這玩意,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其實關鍵技術也就是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以及傳動裝置。
事實上,汽車也差不多,也是發動機,變速箱還有傳動裝置。
有一句話說的好。汽車不就是一個發動機,加4個輪子和2張沙發嘛!
聽聽!多麼精闢的一句。
所以造汽車不難,造摩托車更簡單了。
現在發動機,離合器這些都由源動力負責了。
其他的像外殼和排氣管、輪胎什麼的,都還很容易搞定。
像嘉陵兵工廠這麼一個搞軍工生產的廠子,做這種東西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再加上還有其他工廠負責零件。
有著本田公司CD70發動機全套技術,還有CD50摩托車除了發動機以外的全套技術,還有生產線。
200天左右的時間,源動力和嘉陵兵工廠就研究攻克了技術,組裝了生產線。
打著嘉陵的品牌,CD70發動機安裝在CD50摩托車的車架上。
曾經風靡全國的嘉陵125摩托車誕生了。
依然是經典的紅黑、全黑兩種摩托車。
下線當天,幾百輛嘉陵摩托車在市區呼嘯而過,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一上市,再加上各種宣傳活動的配合,立刻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在揰慶這個山區,腳踏車實在是折磨人。
不少工廠,還有一些像是公安部門都迫切想要一輛摩托車。
以前只有郵政用車“幸福250”,和濟南輕騎產的單缸15型助力車。這兩種車動力不夠,最重要的是產量不夠,都優先提供給郵政和一些關鍵部門了。
揰慶部門基本上就沒有指標,他們除了抱怨,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現在本地就有摩托車,趕緊打報告申請。
雖然一輛摩托車就要一千多元,但是上市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5千多臺,一下子就開啟了銷路。
市場的火爆,無疑是給了嘉陵兵工廠還有150廠一針興奮劑。
嘉陵兵工廠現在的產能,不過是月產一萬臺摩托車,
除去成本之後,一輛摩托車的淨利潤也有100多元。對半平分就是50元。
這還只是在產量只有一萬輛的情況。要是擴大生產,推廣到全國的話?
成本會更低,利潤會更高。孫彭和李雲龍都不敢相信,到時候一年的銷售額會有多大,利潤有多高。
摩托車的熱銷,令孫彭的面子上也很光彩,這畢竟是他擔任書記主導的專案。
雖然150廠拿走了一半利潤。但是嘉陵工廠僅此一項,每個月就可以收入500萬,淨利潤就有25萬。
這可是相當於全廠3千多工人一年的工資啊!
原先對摩托車專案還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再吃到這麼大的蛋糕之後,頓時都鴉雀無聲了。
嘉陵兵工廠的領導層們又開了一次研討會後,決定將摩托車這一塊兒做大做強。
孫彭在會上提出了車架、坐墊這還需要加強改善之後,廠長立刻做出了指示,讓設計所的同志立刻加緊研究解決。
本來這一段兒時間以來,廠子裡對於軍轉民這個問題都有些憂慮,唯恐被推向市場之後會無所適從,可是這次嚐到了摩托車專案帶來的甜頭之後,都變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