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知,要是施行得當,有個好結果,就算時機不好也不會顯現出來,所以乾國之事只可參考,何時行何政,王上不僅要考量局勢,還要思慮官員之能。”

“劉卿此言大善。”

在決定要公轉私之後,烏春舍隔了一天就和那些金國官員商量章程,然而看多遠才能走多遠。

作為金國最頂端的那一批人,烏春舍對金國的情況很瞭解,也可以透過渠道知道大乾的整體情況,可他看不到乾國商人的一些小動作,更看不到那些乾國商人挖的坑。

至於烏春舍下面的那些官員,就更看不到那些東西了,他們只會和烏春舍一樣,走視線範圍內最好走的路。

大部分官員都十分贊同金國產業公轉私的政策,畢竟那麼一改之後,他們作為肉食者,金國那麼多好產業,可是有很大機率成為他們自己私產的。

對於這個坑,烏春舍和劉二牛看得很清楚,也想了辦法去避開。

官員要是想借助這好機會自己經商沒問題,可要是想透過一些不法手段,強行把所有的東西搬到自己家裡,商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各種改革的政策出臺開始執行後,看上去就和烏春舍以及劉二牛他們預料的一樣,金國各種產業的股票大漲,同時也有不少金國百姓及官員選擇自己經商。

一切好像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金國原來的公營企業發展勢頭很不錯,賣出了一些股票後,有了擴充產能的錢,在金國制度下待遇不怎麼好的農人也越來越少。

那些真心不樂意吃大鍋飯的人也都自己單幹去了,對公營企業的意見也少了許多。

可災難來的就是那麼突然,大寧遠洋公司在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提升產能,按時將所有貨物都生產好之後,卻突然發現自己的那些東西沒人要了。

金國的那些小私營產業情況還好一點,像大寧遠洋公司這樣的大型公營企業遭遇的問題反而特別大。

因為他們的話事人為了獲取資金的同時保證對公司的控制權,都或多或少借了一些錢。

“烏春兄,聽說你碰上大問題了啊?”

聽到這個聲音後,烏春翰眼珠子都紅了,他可沒忘自己眼前這個商人給自己介紹了多少大主顧。

但他還是勉強保持了一絲理智,沒有直接動手,而是諷刺道:“現在公司的股價暴跌,沈員外這份閒情逸致可真難得啊。”

那沈姓商人笑道:“我能笑出來確實很奇怪,可烏春兄你這副神態同樣很奇怪,現在這局勢對烏春兄不是一件好事嗎?”

烏春翰提起戒心皺眉道:“此話怎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