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天竺不需要王,那就讓它需要(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劉三不願意給自己面子,儘管秦戈臉上的笑容依舊像孩童那樣純正,但說話的語氣和內容卻有幾分寒意。
“劉卿,我徐國國籍法可是首開先河之善政,施行後就連朝廷也照例施為,我父皇更是對此有頗多讚譽。
如今只是想招攬一些天竺人緩解我徐國勞力日益不足之窘境而已,這種小事要是上報朝廷,那豈不是會讓朝中大員以為我等沒有擔當,況且有些事可以做卻不可以說。
劉卿該不會以為寡人能做到瞞天過海,這些事肯定都會被他們看在眼裡,咱們只要做就好了。
畢竟我等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就算有點差錯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這風浪可一點都不大啊,劉卿這都不敢為之,是心有顧忌?
還是說劉卿你覺得天竺現在這種只知轉生贖罪,不知君王的狀態很好,心裡有豔羨之情?劉卿,千萬不要自誤啊。”
劉三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哪怕再怎麼被秦戈用言語擠兌,他也不打算把這件“小事”應承下來。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讓秦戈可以用徐國國籍這個畫餅忽悠一些天竺人好好幹活確實是一件小事。
由此讓一部分天竺人在該贖罪的今世過上好日子,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動搖他們信奉的教義,這事說大也不大,還在劉三職權的控制範圍之內。
然而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別說劉三了,就是大乾黨的黨魁,如今的大乾宰相王安石,估計也壓不下去,只能是由秦構親自來處理。
天竺目前中層對下層十分牢固的控制力就建立在天竺人信奉的教義上,正因為有這麼牢固的控制力量,天竺的上層只能用與這些中層合作,甚至自己融入到中層的方式來統治天竺。
大乾朝廷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乾脆就只在天竺那麼大的地方設立宣撫司和一個大乾北天竺公司,反正天竺上層要處理的事,還有對民眾的控制力也就那樣,那些機構夠用了。
換句話說,天竺不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去管轄,然而天竺人信奉的教義被秦戈慢慢動搖以後。
哪怕天竺中層依舊可以對底層擁有很強的控制力,卻絕對不會把天竺上層擠壓到沒有半點生存空間,天竺上層怎麼也有一個周朝立國之初,分封諸王后對下面的控制力。
總而言之,秦戈由這麼一件小事入手,讓天竺這麼大一片不需要君王的土地,變得需要君王去統治了。
想想天竺那麼大的地方,哪怕分成好幾個王,這帶來的影響也足以讓大乾政局為此震動不知道多少年。
當然,對大乾而言,用諸王控制住天竺,得到的好處肯定比和那些中層合作多,畢竟天竺小民的產出就那麼多,自然是誰能控制住他們,誰分到的蛋糕多。
現在是天竺中層對天竺小民的控制力強,七成當然是他們的,而站在他們頭上的大乾只能拿三成,就這三成,還要看那些天竺中層的臉色,要是哪個天竺中層的心黑一點,可能就只能拿一兩成。
結果好是好,然而這麼大的事,哪怕秦戈再怎麼保證他們乾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有差錯也不會出問題,劉三也不敢幹。
畢竟秦戈是什麼身份啊?就算他現在是徐王,將來不太可能登基,可他終究是秦構的嫡長子。
只要不犯下十惡不赦的重罪就沒有嘴,現在秦戈的罪名再大,也不過想先行一步,在天竺打好地基,讓自己以後可以在天竺當王,換一片更大的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