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兵敗才要繼續打(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伐軍戰敗而歸,秦構這天在大臣來奏對之前,正美滋滋地拿著戰報細看,不過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那尚承忠孤軍深入,打到大定府周邊時腦子才清醒過來,意識到遼軍有可能斷他的後路,一路跑回了大乾。
可問題就在於,尚承忠這次北伐傷亡只有五百餘人,跑回來的時候殲敵兩千餘人。
可秦構知道那尚承忠北伐的時候可是帶著大炮去的,行軍速度怎麼可能比那些人人有馬的遼軍快?
都直接打到遼軍腹地了,遼國邊境的那些兵力他也沒有處理掉,按理來說等他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應該已經被團團包圍了才對。
怎麼只傷亡了五百餘人就跑回來了?還打死了兩千多遼軍。
那些呈上戰報的東廠太監十分盡職,完全沒有新增任何自己的主觀判斷,這次北伐的結果到底怎麼樣,全靠秦構自己判斷。
秦構看了半天也沒想清楚背後的端倪,於是他乾脆就不想了,他覺得這次北伐應該算是兵敗,大乾這邊花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卻什麼好處都沒撈到。
應當算是做了一筆虧本買賣,既然是虧本買賣,那就應該多做。
不過在那些大臣在奏對的時候,秦構有些摸不準自己的判斷,向樞密使文博問道:“文相,你對尚承忠此次北伐兵敗之舉怎麼看?”
文博聽了這話後當即吃了一驚,他對尚承忠這次北伐有什麼成果看得十分透徹。
那尚承忠可是跑到大定府溜達了一圈,往回跑的時候,遼國外圍的豪強幾乎沒有一家願意豁出去攔住尚承忠,腹地的豪強也沒多少人願意拼命追,就讓他在遼國境內跑了一圈就那樣回來了。
文博也明白那些遼國豪強的想法,尚承忠這次北伐給他們一點損失都沒有造成,去硬打尚承忠,自己只能當炮灰,實力大損後說不定還會被其他豪強吞併。
還不如干脆就讓尚承忠那樣走了,以後還有可能再從大乾這裡騙點東西,儘管還是有遼國的孝子賢孫試圖擋一擋,結果自然是被裝備了大量火藥武器的北伐軍直接碾了過去。
誠然這次尚承忠的北伐是一場豪賭,要是遼國願意和他死磕的人多一點,讓他在遼國腹地顯露出敗象,那些遼國豪強就會變成群狼,瘋狂在他身上撕咬,能有三萬人跑回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賭輸了自然是該治罪,但他賭贏了,成果一點也不小。
如果說之前地方勢力可以名正言順掌控兵權的遼國相當於黃巾之亂後的東漢。
而讓尚承忠跑到大定府附近溜達了一圈後,以幾乎完好無損的狀態返回大乾的遼國,就相當於董卓入京,甚至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東漢。
讓那些遼國豪強意識到,原來想給遼國出死力的人那麼少,大傢伙都只顧自己啊。
接下來大乾想要分化遼國就容易多了,立下如此大功,雖然看上去有些狼狽,但怎麼也不至於說尚承忠兵敗啊?
不過秦構既然都說尚承忠兵敗了,那他肯定是要用尚承忠兵敗之事做一些文章。
文博可不會以為秦構連尚承忠這次北伐有何成果都看不明白,瞅了一眼秦構比較愉悅的表情後,他更疑惑了,嘴上說著兵敗,表情卻很愉悅。
他雖然知道秦構應當是在給自己暗示一些東西,可就是猜不透,只能儘可能順著秦構的意思道:“尚承忠此次雖然兵敗,但已經盡力,北伐軍未有損傷,臣覺得不宜處罰。”
能打敗仗的將領那可是秦構的寶貝疙瘩,怎麼可能罰,他甚至還想賞,點頭道:“不錯,尚卿此次已經盡力了,不如讓朕給他加封一些虛職?”
那些官員聞言,當然聽出來秦構這是在說反話,都說兵敗了,那怎麼可以再賞呢?
明顯是知道尚承忠之功勞,不賞不行,可要是賞了,看不清楚尚承忠此次北伐成果的大乾普通百姓會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