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雖然有很多缺點,但它畢竟是銅的,而交子那薄薄的一張紙,就算有朝廷背書,也無法媲美銅錢給人帶來的踏實感。

之前商人使用交子交易後,就會盡快把銅錢換回來。

交子想要真正成為民眾願意長期持有的貨幣,只有兩條路,一條比較正常,那就是用時間證明自己的信譽,讓所有人知道那是一個穩定的貨幣,放在手裡不會貶值,也隨時能花出去。

另一條就是邪路了,就是秦構現在正在走的那條路,把銅錢都收集起來,讓只有交子市面上流通。

不過這條路的進展得很不順利,不僅願意拿銅錢換交子的人寥寥無幾,甚至還因為大乾朝廷開設的錢莊對銅錢只收不出,所有人都對交子也十分排斥。

儘管拒收交子者流放千里。但商人要是不想給其他人賣東西,那理由多的是,缺貨,倉庫失火隨便什麼理由都能堵住顧客的嘴。

不過還是有一些人願意去兌換交子的,其中一部分人上不了檯面,他們是城市中頭腦比較靈活,也不怎麼顧及臉面的社會活躍人士。

現在交子最小的面額也有一百文,因為要是再低,對如今的大乾而言,印錢可能就會成為一樁賠錢事。

並且為了鼓勵民間用銅錢換交子,還規定每十貫銅錢可以多換一百文的交子。也就是說只要願意把銅錢換成交子,直接就可以讓自己的財產增殖百分之一。

所以那些人就想盡一切辦法集資,每湊夠十貫銅錢錢就去錢莊換成交子。

然後他們專門找那些看上去沒什麼背景的小商人用交子買東西,那些小商人可不像做大宗交易的豪商,他們的商品大部分都是擺出來賣的,沒有拒絕的理由。

加上那些人在小商販面前又格外難纏,於是那些小商販就只能選擇收下交子,用銅錢找零。

銅錢到了那些人手裡後,他們又去把銅錢換成交子,接著再找那些小商販。

儘管這些人客觀上是在助力大乾朝廷流通交子,但副作用大得離譜,乾國上下,所有城市的市面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蕭條了不少。

就算有小商販困於生計,不得不出來賣點東西,也不敢把貨物擺到檯面上。只有拿著銅錢的客人來買東西了,他們才會把那些客人帶到隱蔽處,把貨物拿出來售賣。

甚至還有不少小商販因此被逼上絕路,有人選擇拿菜刀和那些人拼一個你死我活,有人直接吊死在當地官府的衙門前。

這時候人治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那些地方官雖然沒膽子違抗朝廷的命令,但他們可以再加一點命令。

只要那些小商販碰到有人拿著交子來買東西,可以直接把衙役喊過去,那些社會活躍人士怎麼都要吃一頓板子。

這樣才總算是將交子帶來的惡劣影響暫時壓下去,不過交子的流通進度肯定也會因此大受挫折。

而另一批願意兌換交子的人就體面多了,因為大乾周邊所有的國家一直都在使用大乾鑄造的銅錢,這時候接收大乾的交子,那也是清理之中的事。

於是在對外貿易上,交子很快取代了銅錢,甚至之前女真人持有的銅錢,也在飛速向大乾內部回流。

因為那些做外貿的商人也不想持有交子,在交子可以滿足交易所需後,他們就又把銅錢拿到自己手裡不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