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平民讀物才是真文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然,就會像完顏阿骨打和完顏撒改搞出來的四不像一樣,上面和下面的人都各懷心思,那能成功就怪了。
而如今的大乾百姓,在這方面的表現還不如那些女真人一半強,畢竟那些女真人拼命拼習慣了,為了利益那是絕對敢拼命。
大乾百姓則是因為大乾不在明面上抑制土地兼併,底層百姓要麼之前是佃戶,要麼平常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現在他們雖然比之前勞累了許多,但至少也是有一條活路,再加上大乾百姓只要有活路,基本不會造反的傳統。
所以如果想要讓大乾百姓們去和姦商鬥,必須要讓他們明白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和那**商鬥,並沒有什麼好怕的,失敗了也不會被殺頭。
第二件事就是那**商都是一群紙老虎,只要讓他們意識到和大乾百姓作對,自己受到的損失絕對會比收益大,那他們只會追求利益的本性就會逼著他們妥協。
反之,如果讓他們意識到鬥下去收益比損失大,那他們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兇惡的東西。
如果想要讓所有大乾百姓明白那兩件事,就不能再讓他們繼續愚昧著渾渾噩噩的活下去,必須要讓他們懂理。
而秦構,就把讓其懂理的文刀交到了王安石手裡,秦構的詩會一週舉辦一次,加上其大力支援下印刷詩集帶來的鉅額利潤,足以養活一大批造紙,印刷作坊。
可詩集每週出一批,長久以往必然不好賣,哪怕有市易司不限量收購,但賣給市易司的利潤,肯定不如直接賣給書商的利潤大。
換句話說,只要王安石給那些造紙,印刷作坊下的訂單比直接賣詩集給市易司的高,那些作坊在印夠詩集以後,就能為他所用。
王安石可是度支判官,市易司的主官就是呂惠卿,所以他對市易司收購詩集的價錢一清二楚,那價錢對那些作坊來說,絕對只能算是薄利多銷。
換句話說,王安石能以極大的價錢出書,然後藉助大乾四通八達的商道,將自己的書傳到大乾各地。
於是興奮的王安石一夜未眠,抓緊時間寫了一本小冊子,當他寫到天亮的時候,神情有些恍惚的他彷彿看到了大乾百姓拿著文刀將那些奸商鬥得頭破血流。
可接著他一晃神,突然發現大乾百姓手裡的文刀沒有了,那些奸商們也開始反攻。
王安石當即就被嚇清醒了,看了看自己手裡的小冊子,又想起女真人那提前被引爆的火藥桶。
他突然意識到秦構為什麼要辦詩集了,就因為這種事真的不能急,必須慢慢來。
讓百姓懂理,沒必要下猛藥,潛移默化才是更好的選擇,思前想後,王安石還是把自己花費了一夜時間打造的文刀給燒了,那把文刀鋒芒畢露,只能在決勝之時出世。
他現在只能造一把沒有鋒芒的鈍刀讓大乾百姓練武,同時,也藉此迷惑那些奸商。
那把鈍刀若要好用,必須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必須要讓大乾百姓願意看,第二,必須能讓大乾百姓藉此懂理,第三,必須沒有鋒芒,第四,儘量讓他們每天看,潛移默化地教誨。
想著這四個條件,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