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說完,馬上有人想出口說話……

楊光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翰林,從來沒有經受過如此禮遇,這時下意識推辭道:“楊某此時六神無主,難以決斷大事,請各位容楊某細思幾天,再給予答覆。”

那些人也都很客氣,聞言連忙為楊光讓開一條路,同時伸長脖頸,看再有沒有算學翰林出來。

這次中書省的新命令一下來,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體會到了其中關鍵,當然,這裡面也有中書省官員的功勞在。

一道命令下去,不僅要讓執行命令的人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還要讓領會這個命令意圖的人領會到,然後與朝廷步調一致。

所以,這些人就連忙跑到翰林院門口來挖人了,要是在以前,讓這些給皇帝侍讀的翰林給自己效力,不,幫忙,他們想不到敢想。

可現在情況變了,那些翰林徹底成了沒有事幹的閒人,以後就是上大街做小買賣,那都能說得過去。

而且,他們怎麼說也是朝廷花錢養的人,總不能讓他們什麼都不幹,真養一幫閒人吧。

所以,對於商賈請翰林幫忙的事,朝廷私下裡絕對是鼓勵的,畢竟秦構都說,精研算學不可為官,這不能當官,那就只能為民,還是那種要有大作用的民。

對這些商家而言,就算請來幫忙的翰林沒什麼用,可只要他們能給這些商家幫忙,讓他們的名聲大一點,那就已經是幫大忙了。

不提這些搶人的商賈,另一邊楊光在回到自己家中時,卻意外發現有一個稀客已經久候他多時了。

見到那位稀客,楊光有些詫異道:“王兄此來所為何事?”

這稀客正是王安石,他見到楊光笑道:“謙亮如今真可謂是一身輕鬆,愚兄這次來可要做個惡人,要往謙亮你身上加一個為生民立命的擔子了。”

楊光正色道:“請王兄詳談。”

王安石苦笑一聲,搖頭道:“愚兄之前去看了看開封城外做工的匠人,哎,當真是不忍直視。

最讓愚兄憂心的是那些百姓的想法,其大多數人都已經認命了,甚至覺得那樣活一輩子也無妨。

就連年幼之人,愚兄想勸其讀書上進,也被其所拒。

不過,他們對算學倒是十分憧憬,所以,愚兄就想請謙亮寫一本易學的算學書,想來,若是他們能把算學學懂,想必也應該能算清楚自身之處境吧。

而且,愚兄也想邀謙亮一道,教一教那些匠人子弟,讓他們在今後能入朝為官時,多想想我大乾的貧苦百姓。”

楊光好歹是個翰林,對於政治上的事也算是瞭解的,當然知道上了王安石這條船意味著什麼。

笑道:“此事舉手之勞而,楊某雖然沒有什麼閒時間,但編撰一本易學的算學書。”

見楊光絕口不提教書的事,還說自己沒時間,王安石自然也懂了,但並沒有多失望,畢竟他也清楚,現在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這次能有一本好用的算學教材,就已經夠了。

當即笑著稱謝。

只是,不知如今這大乾最清貴的官是何人,又處何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