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士大夫下連隊(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忠賢走後,秦構又將戰報細看了一遍,發現自己終究還是吃了歷史知識不足的虧,對文官管軍下的軍隊戰鬥力有刻板印象,先入為主就覺得那樣的軍隊不行。
加上西夏連年寇邊,乾國只能被動挨打,就覺得軍隊已經爛透了。
其實乾國軍隊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爛,要是真爛透了,那西夏每一次寇邊都會和明末女真寇邊一樣,每次寇邊都會有巨大收益,最後越打越強。
不過這次馮琳這次覺得自己是官家大伴,犯了文官集團的忌諱,等到文官集團反攻倒算時,他也正好因勢利導,把最能打的大乾西軍給荒廢了,甚至遼東邊軍,河北邊軍也可以動一動手腳。
軍隊要是不能打了,就好像人免疫系統出問題一樣,一些小問題都會引來大毛病,最後積重難返。
“把朕的秘冊拿過來。”
秦構身邊的宦官連忙遞上去一個十分精緻的小冊子,秦構接過冊子,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上去,他這些天忙著當昏君,有些亡國的好想法都忘了,所以現在的他養成了隨時記錄的好習慣。
在秦構記錄自己想法時,身旁包括德妃在內的所有人都默契地扭過頭,不敢看一眼。
他們心裡都清楚,別看這位官家每日都只顧著尋歡作樂,實際上卻是在垂拱治天下,也不知道這次官家又會有什麼動作?
而這天也是王安石返京,新黨中人為王安石接風的日子。
宴席上,寇謙笑道:“老夫聽聞你王介甫成了廣南地有名的散財童子,不知可否購到了這富國強軍之法。”
王安石自通道:“不敢言得道,但也初窺門徑,當與官家不相上下。”
“可否細談?”
“官家在江南修石路,於廣南至開封修鐵軌,花費了大筆錢財,這錢財到了修路廂軍及各地差役手中,他們自然要把錢都花出去,各地農人原本做好農事就無事可做。
但那廂軍和各地差役初獲大財,出手闊綽,就連街頭賣茶水之人都能月入一貫,農人見其中獲益頗多,操持完農事後,皆做些閒食零嘴上街售賣,所獲之利竟可購置牛犢,鄉間工匠所做之劣等農具也供不應求。
還有那絹布作坊,往日售絹最多百匹,可這朝廷的錢一撒下去,一月之內千匹絹布售賣一空,那作坊女工一月之得,竟比男子還多。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要是這路修通了,此等繁榮之景必將愈發昌盛,想必諸位聽王某見聞,也定有所獲吧。”
呂仲喜道:“介甫果真大才,農人耕種所獲之糧為財,做工所造之物怎麼就不是財了,耕種所得之財受地力所限,可這做工卻無有限制。
介甫,我等變法之目標,可是讓天下農人皆像江南,廣南等地一般,在農閒之餘也有事可為,有門路賺取餘財。”
李錯卻有些憂慮道:“希文還是想得簡單了,可別忘了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古訓,要是這做工之人勞累終日,所獲之利皆被無良商賈所奪,我等變法中人可就遺臭萬年了。
我等定要保障小民之利,這從小民身上收稅,可要比從豪商巨賈身上收稅方便太多了。並且豪商巨賈所獲之利多了,那民間定然不穩。”
王安石嘆了口氣道:“這事我也有所見聞,絹布作坊之女工每得一貫,其主家定從此女工身上獲利三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