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華爾街的演講(第2/2頁)
章節報錯
“首先,恭喜諸位先生們,你們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啪啪啪!!!”這簡短的一句開場白立刻引得了臺下的一眾熱烈掌聲,因為歐戰即將結束,英鎊經濟已經被美元經濟所取代,換言之現在的紐約已經是世界經濟之都。
“很高興,來到世界經濟之都!”湯皖繼續恭維道,不出意外,又是一陣掌聲。
“華夏人有句老話叫入鄉隨俗,我今天也遵循這個傳統,便講一講經濟在歐戰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傳統國際關係一般指的是國與國之間的相處關係,實則更多的是指人們超越國家界限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關係,包含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等。”
“在歐戰以前,一直會認為政治和軍事是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但經過了歐戰,便可知曉經濟在國際關係中,佔據舉足輕重的關係。”
“經濟即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以及再生產的相結合的相互關係,它是所有的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一項關係。”
“我們在回頭來看即將結束的歐戰,一場戰爭的進行,絕不是軍事力量的抗爭,更多的則是經濟實力的比拼。”
湯皖的開篇立刻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現階段對於歐戰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擁有過強的軍事實力是說話有底氣的保障。
實際上,從泛國際關係中,這樣認為也未嘗不可,軍事實力強,就代表拳頭大,但這往往存在於不對等綜合國力的國家之間,比如現階段的瑛國與華夏。
但是,一旦兩個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相接近,那麼在更深層次的比較中,經濟絕對第一考慮因素,如若不然,那就只能是按照老毛子的做法,真理在手,同歸於盡。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歐戰中的得國經濟實力實則不遜於瑛國,得國在眾多歐洲國家中,擁有的人口僅次於皒國,並且其教育水平高,工業實力強悍,社會福利優待,更是擁有世界第一陸軍。
在歐戰前夕,得國經濟水平依舊在持續高速發展,雖然在世界貿易佔比不如老牌瑛國,但得國在許多其他領域已經反超瑛國。
比如:得國在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佔比就超過瑛國,得國的鋼鐵生產總量是瑛,琺,皒鋼鐵生產總量之和;
在高尖端領域,化工,電子技術,機器製造等,更是遠超瑛國,只需進口一些廉價的生產原料,就可以生產出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
在基礎建設領域,得國在所有歐洲國家中,也是一騎絕塵,本土擁有發達的鐵路系統,縱橫交織的公路網,在半個月內,得國可以將西線戰場上的陸軍透過鐵路運到東線,給皒國一頓突突成篩子,然後在返回西線繼續與瑛琺聯軍對峙。
如果能在給得國發展十幾年,或者給得國來幾個靠譜的盟友,那麼歐戰的最終結果實則尚未可知。
可惜沒有如果,瑛國人看到了這點,所以日不落帝國是不會給得國繼續發育的機會,因此歐戰爆發了,瑛國人開始實施了精心製作的經濟戰。
一、瑛國皇家海軍封鎖了大西洋,得國人失去了制海權,失去了原料供給途徑。
二、瑛國擁有全球最發達的貿易網路,戰爭機器可以源源不斷的開啟,反觀得國就不行。
三、瑛國不但自己封鎖得國經濟,還拉著一幫小弟一起封鎖得國。
四、瑛國本身就是老牌工業強國,擁有強悍的造血和輸血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
從上述四點可以看出,瑛國人領導的協約國對得國領導的同盟國發起了猛烈的經濟戰,結果便是得國經濟被封鎖,輸掉了經濟戰,也就輸掉了戰爭潛力,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但瑛國人就算在歐戰中贏了得國人,那麼瑛國人真就贏了麼?
如果把歐戰當成一場賭局來看待,得國人固然輸光了家底,但瑛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死了那麼多人,還丟了世界老大的位置,只有圍觀的黴國人成了最大的贏家,曰本人趁機發了一筆橫財,徹底膨脹了,反觀華夏還是那個華夏。
湯皖的別開生面的一場演講,從經濟角度對歐戰的分析,與眾不同的路數,贏得了滿場的叫好聲,這也為下一場火爆的《戰後世界格局重組》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