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求月票)虐待華工事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菊長已經在第一時間向段總彙報過了詳情,心裡已經明白了這件事確實是曰本人所為,頓時表情很難看,從一個華夏人的角度來說,段總是憤怒的。
但是段總更加憤怒的是對當前局勢的失控,以及在民間,北方集團公信力的進一步下降,要知道官方可是就在幾天前,給《爆炸案》下了定論的。
所謂亡羊補牢,既然出了這樣的事,首先就是要擺明態度,隨即令陸總長,火速向曰本公使館發出外交函件,要求曰方移交嫌疑人渡邊人等。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按照我國的法律,洋人在我國違法,應當由我國審查,但是瑛國人非常強勢,要求移交瑛方處理。
這裡若是一個處理不好,又將引起國際糾紛,民眾可不會管段總怎麼做,但凡要是幹得不好,立刻就要被噴。
這時候,菊長適時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聯合瑛國人,組成一個聯合調查組,徹查這起案件,既讓瑛國人參與其中,又不會丟面子,給民眾藉口開噴。
這個建議頓時讓段總眼中一亮,召回了陸總長,更求陸總長改外交函件。
所以,瑛國公使朱爾典接到的華夏外交函件是這樣的,大致的意思是,嫌疑人渡邊等人在華夏違法,理應由中方審查,但中方知道瑛方是受害方,所以願意與瑛方組建聯合調查組,共同審查。
名譽上是聯合調查組,事實上不還是瑛國人說了算,朱爾典深思後,覺得可行,另外又邀請了其他列強,比如琺國和黴國加入其中。
就這樣,一上午的功夫,一個以瑛國為首的,多國聯合調查組就成立了,共同向曰本公使館施壓,日置益汗如雨下,人是不可能交出去的,只得向國內求助。
僅僅過了一天以後,這個訊息就傳遍過全國,頓時就沸騰了,工商界,文化界,南方集團,紛紛開始發聲。
咆哮的河流像是決堤了般,事情一波三折,民眾的怒火不可阻擋,首都率先開始了抵制曰貨遊行,朝著東交民巷開進。
等民眾到了巷子口的時候,意外的發現,洋人竟然沒有設卡攔截。
很顯然,這是瑛方故意而為之的,所以,民眾浩浩湯湯的衝進了巷子,朝著曰本公使館前進。
辜教授原定在北大的演講場地,竟然沒有被批下來,給出的理由竟然是現場安全沒法得到維持,這明顯是一個藉口。
之前新舊文化在北大搞擂臺賽的時候,辜教授和湯皖的哪一場演講不是人滿為患,也沒見發生了什麼事故。
這裡面的事情就多了,一時說不清,湯皖大概的知道是什麼原因,無非北大不參與政冶事件,是的,現在已經成了由“爆炸案”演變而來的一系列政冶事件了。
北大不提供場地,辜教授的演講就辦不成了麼,當然不會,湯皖就提議,可以去留法預備學校辦,那裡的場地剛建好。
辜教授的演講場地問題就此解決,演講當天來了許多的學生,教授,各方記者,社會名流,以及普通民眾,甚至菊長還派人前來擔任安保。
轟轟烈烈的連續演講了三天,可謂萬人空巷,人頭攢動,得益於辜教授的大名,被西方媒體大肆報道,曰本的國際形象慘遭毒手。
首都,滬市等大城市又掀起了新一輪抵制曰貨行動,多國聯合調查組不斷的施加壓力,報紙雜誌等瘋狂的報道,外加一幫文化人不斷的在“煽風點火”寫文章。
總之,這幾天曰本公使日置益日子很不好過,但遲遲得不到國內來的進一步指示,只能以沉默應對,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