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無子,我們的孩子便是您的孩子!”

........

菊長帶著人退到了一邊,只定定看著老百姓自發的為“湯皖”憑弔,天上的煙花一直就沒停過綻放,並且老百姓不斷的往這裡送煙花。

不一會兒,有幾個七八歲的孩子,頭上帶著白帽子,跪在了“湯皖”身前,拿起草紙,一張一張的點燃。

“魂兮,歸來!”

“皖之先生,歸來!”

“魂兮,歸來!”

........

人們口中不斷的在呼喊著湯皖的名字,希望他能回來看看,不要忘記了有這麼多人掛念他。

突然,從街道遠處,一陣夜風襲來,卷的得地上的紙錢的灰燼直往半空中而去,最後衝上了天際。

“是先生回來了!”

“一定是先生回來取錢了!”

“先生回來啦!”

.......

老百姓們在張著嘴,吶喊著,對著跪在地上的孩子,囑咐道:

“燒紙錢,一定要在心裡喊先生的名字,這樣先生才能收到。”

“起風了”菊長嘴角喃喃道,而後,面若寒霜,對著副官吩咐道:

“你帶一隊人,在這裡維持秩序。”

“收到!”副官答道。

“其他人和我走!”菊長最後瞥了一眼地上的“湯皖”,便徑直走向車子,對著領頭人喊道:

“去王揖唐家,都給勞資把傢伙準備好!”

這個世界上沒有這麼巧合的事情,湯皖剛好乘坐在第二輛車上;那幾輛大車剛好從巷子出來;兩者剛好相撞,還剛好裝滿了稻草。

所以,這一切剛剛好的解釋便是,這是一個陰謀,定是有人要害湯皖。

那麼會是誰呢?菊長率先給出了答案,便是內務總長有重大作案嫌疑。

菊長打算惡人先告狀,用先入為主的觀念,把矛頭指向王揖唐,這人一直看湯皖不順眼,定然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的。

而且,菊長已經替王揖唐想好了刺殺湯皖的三條完美理由:

其一,王揖唐是內務總長,是旱災的直接負責人,負責賑災,救濟難民,之前湯皖去找過王揖唐,商量旱災問題,幾次請求會面皆被拒。

其二,華北旱災被爆,民眾指責當局的不作為,公信力持續下降,王揖唐付主要責任,很有可能職務會被罷免,以消民眾心中之怒氣,因此王揖唐遷怒於湯皖。

其三,除掉湯皖,那麼由當局接手希望慈善基金會,賑災救民。於公,可挽回當局形象,於私,保住個人職務。

如此一來,首先被懷疑的物件就從菊長身上轉移開了,而且這回用的人都是菊長的親信,就連副官都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