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撈錢都得吐出來(第2/4頁)
章節報錯
“找張勳,都是他搞得!”
.......
而張勳這會正在荷蘭公使館裡呼呼大睡呢,誰還會管一幫窮老百姓的死活。
再過一段時間,張勳就要帶著這麼些年裡,於彭城搜刮的8000w大洋,去平津開心的當一個逍遙的富家翁,安享晚年。
湯皖在店鋪邊上旁觀了一會,早就預料到的事情果然發生了,只是也無可奈何,徒增感傷。
自己確實可以幫的了幾個人,但是幫不了一群人啊,更何況,首都城70多w人,根本就幫不過來。
索性,便當做沒看見,揹著手離開了,只是走了幾步後,便忍不住回頭,瞧上一眼舉著辮子的,苦苦哀求退貨的老百姓。
“呼!”
湯皖沉沉的吸了一口氣,快步走回家,一頭扎進房裡,提筆寫了一封信,用的是英文,署名loviner。
隨即,招來了大牛,在耳邊私語一番,道:
“把這封信交給《京報》的主編邵飄萍先生!”
大牛從未見先生如此謹慎小心過,頓時機謹起來,直往房間跑,換上了一身破爛衣服,臉上抹了一些烏漆嘛黑的東西。
把先生寫好的信放在衣服裡側,隨即跑出門去,一路小心謹慎,很快融入了大街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窮苦老百姓。
湯皖一直在院裡草棚子下面等著,這一等就是一整天,直到天黑了,才聽到了院牆上有一絲動靜,緊接著便瞧見一個身影落下。
“先生,我送給了邵先生,他讓我把這個給你!”大牛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
這封信很簡短,只有區區四句短行,僅僅二十字:
“我有筆一支,堪比千萬軍;鐵肩擔道義,辣手棘文章。”
湯皖如釋重負,反身回房內,提筆就開始寫文章,這第一篇是起到投石問路作用,著重提到一點:啟瑞當局如今已然掌控全國走向,理應彌補張勳復辟導致的過錯。
比如,回收老百姓購買的辮子,並且還給啟瑞找了一條來錢渠道,就是讓那些藉著復辟,乘機撈錢的人,如數吐出來。
名單湯皖都列好了,那天在養心殿參加朝拜的人,一個都不能少,豈能讓他們撈了錢,留下一地雞毛,無人善後。
這篇文章,明裡暗裡都透露出一絲威脅的訊息,那就是作者已經看穿了全域性,如果當局沒有相關的行動。
那麼下一步,作者就要全盤揭露這一場復辟鬧劇的背後,所有人所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以及種種惡劣行徑。
啟瑞作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理應為此買單,而且那些乘機撈老百姓血汗錢的人,吃了都要吐出來,這便是湯皖要做的事情。
同時,也要明確告訴啟瑞,莫要以為如今一手遮天,天下沒人能看穿他的伎倆,小心拆了你“六不”的臺子,貽笑大方!
湯皖的文章寫好,為了以防萬一,依舊還是用英文書寫,而大牛的晚飯也剛剛做好了,孤孤單單一兩個菜而已。
大牛接過先生遞來的文章,二話不說,又換上了之前的破爛行頭,不著痕跡的翻牆而去。
昏黃的光線,清冷的院子,孤寂的草棚子,一杯濁酒,一個傲然的身影,只是晚風陣陣依舊。
只是一杯酒以後,湯皖思念妻子的想法就再也扼制不住,一股腦的全部湧出來。
湯皖掰著手指頭,數著剩下的日子,大約還要一年的時間,湘靈才能回來,不禁感到難熬。
又是幾杯酒下肚,湯皖扒拉幾口飯,索性鑽進了房裡,開始整理湘靈帶回來關於船民的資料,著手繼續編寫大綱。
這一回,大牛回來的很快,夜色中一個身影悄然下落後,朝著先生點了點頭,就去吃飯了。
翌日,湯皖寫的這篇文章果然登上了《京報》的首刊位置,一下子就戳到了許多人的痛處。
除了引起了軒然大波外,更是帶來了深刻的社會影響,尤其是對既得利益者的指控,那些乘機撈錢的人,如鯁在喉。
老百姓們終於發現有人替他們說話了,歡呼雀躍。
這篇文章直指著問題核心,辮子歸誰管,總要有個人出來收拾爛局吧。
啟瑞,當然也看到了,不過卻是背後驚出了一聲冷汗,因為其看出了這篇文章對自己的警告。
若是整件事被捅出來,首當其衝便是啟瑞,然後才是其餘人,至於還在上任路上的老總馮國璋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