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震驚世界的十天!(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國公館也沒有閒著,都想從北大的課堂上獲取第一手皒國問題的研究分析資料。
所以,湯皖在結合手中了馬克和約瑟遞送的資料,再加上腦海中的歷史資料。
開始給前來上課的學生們,從頭理清這十天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來龍去脈。
最主要的因素便是人民的生活已經到達了不可忍受之最,所以出事是必然的。
其二、歷史因素的影響下,遊行示威已經深入人心。
其三、三個大傻缺沒守住基地水晶是直接因素。
其四、尼古拉二世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為自大。
其五、各界組織人士以及境外人士背後的賣力付出以及引導。
這一通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有理有據,深入淺出的分析,不禁讓人們想起了去年,湯皖與曰本人和俄國人當眾結下的“國際賭約”。
此時,再回過頭來想一想,不由得從心底開始欽佩,湯皖對國際局勢的敏銳以及目光的深遠。
伴隨著震驚世界的十天,湯皖在所有人的心中,正式坐實了世界國際關係大師的稱號。
儘管當前皒國局勢,只是驗證了湯皖當初整體推測程序的一半,但絲毫不妨礙湯皖俘獲了無數粉絲的芳心。
與此同時,世界許多知名學府都透過所在國駐華夏公使館,向湯皖發來了演講邀約,而且出場費高的驚人,其中不乏綠幣,大鎊等。
出去一趟既能免費吃喝,還能有許多錢拿,又能增加名聲,湯皖簡直要被幸福的餡餅給砸暈了。
但是,這些邀約最終都被一一婉拒了,無他爾,因為孑民先生瞅準時機,藉著這趟東風,開始了國際班的招生工作。
這是北大除了新文化推廣之外,最為重要的一個專案,而作為實際專案操刀人,是無論如何不能在此時,撂挑子不幹的。
有著皒國問題的加持,國際班的招生工作異常的火爆,總共就招收三十人,對於上百的報名人數來說,實在是太少。
於是,一項眼高於頂的洋人,也學會了華夏的套路,開始刷起了小心思,一面大棒,一面奶糖,施壓的施壓,送禮的送禮,走後門的走後門。
湯皖自然也不能倖免,收到了許多明裡暗裡的暗示,不過統統視若無睹,一股腦的全推給了孑民先生。
最鬱悶的大概就屬曰本人了,因為招收政策上的人數限制,只招收兩名曰本學生,而其他列強則是無此類限制。
因此,外教部的汪總長,不出意外的收到了來自曰方的抗議檔案,言明為什麼獨獨對曰本有人數限制,反觀其他國家則是沒有。
本來大家同一個起跑線,憑真本事考試入學,實際比拼中,要是曰本學生不如其他列強學生,也就算了。
但是北大搞的這麼一出,導致曰本起跑天然的慢了一步,如此不公平的行為,讓曰本有理由相信北大在搞歧視。
汪總長無奈,只好回了一封檔案,表示對事情不瞭解,讓曰方先行等待,等調查清楚後,在給一個答覆。
這一等就是幾天過去了,曰方遲遲收不到答覆,於是再發抗議檔案,催促汪總長儘快給予答覆。
於是,默契的汪總長找到了默契的教育部範總長,過了幾天後,默契的範總長找到了默契的孑民先生,又過了幾天,默契的孑民先生找到了默契的湯皖。
這一圈默契下來,等曰方收到了回覆時,國際班的招生工作已經結束了,30名學生已經全部招收完畢。
憤怒的曰方當即表示,你這分明是在耍人,哪有得一個回覆需要這麼久的,言之鑿鑿指著汪總長的鼻子質問道:
“這就是歧視,你們華夏歧視我們曰本人!我要抗議!抗議!”
汪總長立刻就反駁道:
“我們辦事效率就是這麼高,分明是你們提出的時間太遲了,導致我們來不及處理!”
曰方代表瞪大了眼睛,滿眼的不可置信,明明提前半個月就抗議了,最後反倒成了己方的不對,於是,曰方代表威脅道:
“我們要提升抗議等級,當作國際事務爭端處理,我們要找啟瑞抗議。”
但是啟瑞此時已經辭職,不理事務,正在平津小別野裡度假,曰方找不到啟瑞,只好去找黎黃陂。
但是黎黃陂心裡正與啟瑞慪著氣呢,哪裡鳥曰本人的事情,又不是黴國爹來找,直言去找汪總長,兜兜轉轉一圈默契回來,又變成了汪總長和曰方互相扯皮。
最後,汪總長腦子一轉,提出國際班上不了,可以去上中文班啊,反正都是一個教授教課,也沒啥區別。
所以,幾個曰本學生轉而踏上了苦逼的學習中文的艱難路途!!
【由於能找的資料不多,以及某些方面限制,只能這麼寫了,有錯誤的地方還請指出來,我稍後會研究後修改!另外來點月票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