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矛頭再次對向湯皖(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他們又哪裡知道,段鴻葉之前就託菊長來問過湯皖,需不需要站站場子,卻是被湯皖婉拒了,為了便是不打草驚蛇,好請諸君入甕。
既然段鴻葉這一層關係不用考慮,那麼接下來的曹士嵩等人的因素就更加不用考慮了,一時間,那些擔心人士,心思又活躍起來。
不過又有人說道:
“此番教育部出來為他站臺,可有影響?”
“呵呵!!教育部又如何,那裡面的事情,自己都理不清,又沒有正當名頭,如何能管得到你我?”有人不屑一顧道。
“那慈善基金會的報告諸位看了沒,自成立至今,經手的數目之大,簡直嚇人,要說這裡面沒有貓膩,我是打死也不信。”
“我也看了,沒想到,又是個錢簍子,而且還打著慈善的名頭,比辦泡麵工坊不知高出幾個檔次,就賺錢一途來說,他確實見解獨到。”有人羨慕的說道,只要還是羨慕湯皖的賺錢能力。
“也就騙騙那些沒讀過書的普通老百姓,我看這份報告不過就是一張紙,怎麼寫還不是教育部說了算。”
眾人七嘴八舌的談開了,竟無一人相信這份報告是真的,皆認為教育部在替湯皖打掩護,湯皖肯定是假借慈善之名,從中受惠。
慢慢的,現場就演變成了一場聲討大會,這些人,竟然認為這是在伸張正義,揭穿湯皖的醜惡面具,還世道一個清白。
但是,官方既然已經出來背書了,那麼就已經表明了官方的態度,因此,接下來的行動就要避開官方這個點。
直接質疑官方是肯定不行的,這十幾個人中,有一半是各個大學的教授,工資還指望教育部來發呢,所以,如何避開官方成了所有人心裡的難點。
張之維是北大文學系一名普通教授,全靠文學系大佬照顧,而文學系裡基本都是守舊派,因此張之維非常熱衷搞臭湯皖,討好其他大佬。
經過苦思冥想之後,突然一個詞出現在腦海裡,頓時眼冒精光,出於想秀一把自己的目的,竟賣起了關子。
“諸位,有個成語,不知聽過沒有?”
“哦?張師,什麼成語?”張楚餘立刻問道。
張楚餘熱衷捧張之維的臭腳,兩個又是同姓,因此張楚餘尊其長輩,便稱呼為張師,以此昭示兩人關係密切,得以在學校裡找一個保護傘。
很顯然,張之維對於這個出手闊綽的學生很是青睞,自然而然的對於這個稱呼很是受用,說道:
“捕風捉影!!”
眾人在心尖仔細品味,沒能覺察出張之維的意思來,張楚餘自然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不妨礙馬上貼上臉去,吹噓道:
“張師,這招真是高超!”
“不錯,張教授確實想的周到。”又有人賣個面子,附和道。
“有點意思。”王越道。
........
大家都是活的通透的人,人情世故自不必說,既然張之維想出了點子,又有張楚餘捧著,自然順水推舟,吹噓一把,反正只是嘴巴動動,又不用花錢。
面對眾人的集體吹捧,張之維很是得意,心裡樂開了花,臉上卻是掛著陰笑,說道:
“諸位,既然我們不相信這份報告是真的,那麼肯定還有許多人心存懷疑。既然如此,何不都懷疑上幾句,繼續煽風點火,好捕風捉影。”
“高,實在是高,任他再怎麼解釋,也是滿嘴說不清。”有人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之處,讚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