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準備現榨,可以保持口感,紅酒有專門的醒酒裝置,正在清洗,另外隆宗門那裡的冰庫已經取好了冰,正在送來。”

“這裡有冰庫?”湯皖好奇的問道。

“在冬天的時候就取好冰放置在地下,到了夏季就可以用了,不過去年冬天的冰只剩下少許了。”內務府總管繼續說道。

“那如何夠用?”

內務府總管接著科普道:“少許存放的冰可以直接飲用,加入果汁或者酒裡,可以解暑;其他用作降溫的冰可以製作,用硝石溶於水便可。”

原來是這樣,湯皖明白了,化學課上學過的,不由得嗤笑一聲,正說著,就看到兩個太監抬著一大塊的冰塊往存放紅酒的地方去。

然後用一個大罩子,把酒水和冰塊都罩住,外面蓋上一層棉被一樣的東西,就可以保持溫度低。

這時候的太陽已經在往西邊走,體仁閣又在太和殿的東面,剛好照個通透,內務府總管又招呼人,給四周迎面的窗戶上拉上一層黑色的簾子。

大殿的另一邊的長桌上擺放著不少的精美的餐器,上面蓋著一個金色的蓋子,內屋府總管一一揭開蓋子,給介紹道:

“這些都是做好的糕點,芙蓉糕、江米年糕、荷花酥、蒙古烤餅、蟹粉酥、栗子糕......”

聽完了內務府總管的詳細介紹,湯皖才明白這裡面的門道,不過卻認識了其中一個熟悉的名字,那就是蟹粉酥,這個可是《嬛嬛傳》的華妃娘娘的最愛。

此時,正值農曆中秋節,過去了剛好4天,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時節,蟹肉充實,膏黃肥美,用來製作蟹粉酥最是適合了。

湯皖心裡開始有些抱怨了:“陽澄湖大閘蟹啊,大閘蟹,啥時候才能吃到正宗的呢?”

還有那個顏值無敵的荷花酥,典型的江南小吃,用來盛裝的盤子就像一個荷葉狀,本身就是綠色與盤子顏色融為一體,上面開了幾條縫隙,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青澀荷花。

芙蓉糕是老首都特色美食,大街小巷都有挑著擔子吆喝賣芙蓉糕的,有點像是後世的沙琪瑪,看過《延禧攻略》的估計都認識。

........

一眼掃過去,精緻糕點的品類就不下二十多種,並且還在往上增加,這些都是宮廷御宴上用的。幸虧普益財大氣粗,還養著這一幫人,但是啊.....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有這樣的規模了,即使有,口味估計也變了。

看完了糕點之後,突然二樓傳來了一陣響聲,像是在唱戲劇,湯皖疑惑得轉過頭,看向內務府總管,意思是怎麼回事。

內務府總管笑了笑,指了指頭上,說道:

“樓上是在排演晚上的戲劇演出!”

“哦?”湯皖詫異了,這個自己倒是沒有要求過,只是說搭個臺子,用來做典禮演講用的,沒想內務總管竟然安排上了,剛好可以一飽眼福。

隨著內務總管走上木質樓梯,來到二樓,偌大的樓上此時溫度倒是不高,因為四周都擺著一個大盆,裡面放著冰塊降溫。

裡面有大幾十號人,穿著花花綠綠的戲服,有領頭的正在逐一稽核節目,見到內務總管和湯皖來了,立刻迎上來。

“老張,你給皖之先生介紹一下晚上的戲份!”內務總管道。

“好嘞!先生稍等!”老張的氣質,是一個老藝術家具備的,年紀有些大,透過白花花的辮子可鬍鬚就能看出來。

但是腳步卻很麻利,走在前頭,示意湯皖和內務總管坐,然後從桌子上拿出幾份,看起來有些年頭的劇本。

“先生,現在是中秋時節,依照古例,是應該演月令承應戲——中秋。”

湯皖接過劇本,看到上面寫著大標題是《丹桂飄香,霓裳獻舞》,經過老張的介紹,才知道,主題是八月中秋,月宮桂花飄香之時,桂花神參見月主嫦娥,眾仙子奏霓裳羽衣曲,共賀昇平。

其中的霓裳羽衣曲從唐朝宮廷傳承,需要著盛裝舞蹈,還需有大型的樂團奏曲,光是樂師就要很多人,其中配合的複雜程度超乎想象。

老張繼續帶著湯皖往裡面走去,可以看到樂師已經就位,正在擦拭著樂器,箏、簫、笛、箜篌等樂器看的人眼花繚亂。

可是老張依舊在不緊不慢的詳細介紹著每一種樂器的作用,零零總總走一圈下來,不下幾十種,可真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湯皖跟在身後,沒有絲毫的不耐煩,而是耐心的傾聽者,然後就是演出服飾、妝容、道具等等,又是不下幾十種,可是每一項,老張都是信手拈來,無比熟悉。

在封建社會中,像這類宮廷大戲一般都是感謝皇家恩典,歌頌功德,用來增加節日氣氛的,觀看的一般都是皇帝、文武大臣和後宮嬪妃等地位尊崇的人物。

樓上轉完了一圈,湯皖感受頗深,所以對於晚上的大戲也很期待,這真的就是純粹的民族藝術,但是演一出就少一出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