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西南角的兄弟大戰(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工坊的工地上,工人們嘴裡喊著震天響的口號,與賣力掄起大錘轟擊木樁的“砰砰”聲,交相互耳,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吸引力眾多難民前來觀看。
工地旁邊的大路上,站滿了看熱鬧的人,湯皖,迅哥兒和錢玄也夾雜在人群中,目光緊緊的鎖定在大錘上,每一次大錘砸下,心裡就厚實一分。
呼嘯的北風“呼啦啦”的席捲整個華北大地,似乎要把人間尚留的一絲餘溫消失殆盡,有老年人說這是除夕之前下大雪的徵兆。
是啊,距離華夏傳統節日——除夕夜也只有十來天了,老百姓們都急著辦年貨,準備在最後一場大雪來臨之前,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
整個首都城自從臘八以後,就正式進入了過年倒計時,處處充斥著過年的氣味,每過一天,氣味就濃烈一份。
街上是最先能感受到的,即使是再不講究的店家,也要把自家店前打掃乾淨,換上華夏傳統顏色——中國紅。
擺上嶄新的商品供採辦年貨,來來往往的人群,臉上都洋溢著若有若無的笑意,趁著新年之際,好好的消費一把,以慰藉一整年的辛勞。
家裡的女人們也要開始忙活了,把採辦回來的年貨,洗淨,切好備用,年糕,饅頭,蔬菜,豆腐,炸魚等。
茶樓、酒肆裡的男人們比平時多了許多,烏泱泱的圍成一團,能把牛吹得滿天跑,吹噓著今年最“偉大”的戰績。
幾天前,就是這幫老百姓,硬是“打贏了”一場聲勢浩大,席捲全國的抵制曰貨行動,再辭舊迎新之際,好好的在全國人民面前露了一把臉。
於是走到哪,都能自豪的說上一句:
“咱們都是首都大老爺們兒,這都不叫事兒,都是咱應該做的兒!”
甚至有的茶樓裡的說書人,及時的把這件事給編成一個節目,一柄紙扇,一塊醒目往桌上一拍,就說道:
“話說,東交民巷的皖之先生有神書一本,一經發表,神光四射,叫那東洋八岐大蛇,睜不開眼,寢食難安。”
“蓋天羅,鋪地網,是層層來把那大蛇綁,叫爾動彈不得一寸!”
“八岐大蛇身長百丈,共八雙大眼如十六盞羊角燈,夜晚發出攝人光芒,八條大尾橫掃天際,如烏雲遮日,卻被神書發出的天網死死纏住。”
“雙方糾纏不下,你來我往,足足僵持好幾日,最終皖之先生凡體力竭不敵,眼看就要被大尾掃中!”
“我首都人民,組萬人牆,唱萬人歌,替皖之先生擋下一擊,最終助皖之先生擒下這東洋畜生,好叫那大蛇命喪他鄉!”
..........
“好!!好!!”
“講得好!!”
“啪啪啪!!”
茶樓裡響起一片叫好聲,每個人臉上都神采奕奕,與有榮焉,畢竟都是親身參與者,說出去都是頂呱呱的首都大老爺們。
........
呼嘯的凜冽北風從首都城上空席捲而過,帶走了萬家煙火,裹挾著萬家喜悅,一路往南,匆匆掠過華北大地後,忽而轉道直奔華夏的西南角落。
在這裡,有一戶大家庭裡的兄弟倆,正在內鬥,窮老么正摸著一條長扁擔,氣勢洶洶的朝老大拍去,老大也是怒不可言,立即派出三個打手。
於是,在17號這天,兄弟倆正式登上華夏近代歷史的大舞臺,隨即開打,蔡老大的第一軍昨日剛抵達彩雲和川省邊境,次日就掄起扁擔狠狠的拍向袁老大的第一路——川南鎮守使伍祥禎部。
令人意外的是,蔡老大隻用了兩天,就打殘了伍祥禎部,而後在敘府組建防禦工事,擊退數次敵襲,雙方呈現拉鋸態勢,僵持不下。
李大俠與蔡老大不同路,所攜帶的第二軍按照原定計劃入兩廣,與前來偷家的袁老大第三路大軍龍覲光部迎頭碰上,雙方大打出手,一時也難分上下。
滇軍創始人唐總的第三軍本欲留守彩雲省,然後乘機經黔入湘,而後雙方在湘西大戰,難分伯仲。
本來以為這是一場一邊倒的內鬥,因為窮老么總共才20000人,分三路出擊;而袁老大的三路大軍總共達80000人等,等於4個打1個。
而且就拿聲勢最為浩大,牛批吹得震天響的蔡老大這一軍來說吧,實際上人數才5000人左右,所攜帶的彈藥還不夠一個月用的,軍餉也不夠支撐兩月。
李大俠的那一軍就更加的慘了,全部都是蔡老大這一軍挑剩下的,要啥都沒有,全靠李大俠喊口號,帶頭往前衝,一個字:莽!
但就是這樣的窮老么,硬是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在袁老大的三路大軍猛攻之下,呈現出不落下分得氣勢來,真是讓人側目。
終於,在1月27號這天,大家庭裡看戲的其他兄弟坐不住了,要是窮老么真被袁老大幹掉了,怕是以後大家都沒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