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文言有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站臺的最右側放著一排椅子,也都坐滿了人,手裡都拿著一本厚厚的記錄本,應該是各大報刊的記者,來實時記錄的。
湯皖坐在椅子上,慢慢的平復心情,也不知道這個論戰應該以什麼方式進行,只得保持沉默,以靜靜等待。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坐在湯皖左邊正前面的座位上,之前和湯皖目光對視過一位老先生,處著柺杖走上站臺正中間,清了清嗓子,大聲道:
“各位,請安靜。”
大殿裡原本熙熙攘攘的聲音慢慢變小,直至消失,都看向站臺,見此老先生繼續道:
“老夫林紓,受辜湯生所託,前來主持。今日之議論,為文言文與白話文之使用利弊!”
“左邊的這位是海外歸來的湯皖先生,曾周遊列國,習百家之長;右邊的這位大家都熟悉,乃北大教授辜湯生先生。”
隨著林紓先生介紹完畢,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待過片刻,林紓先生把手往下一壓,現場又重歸安靜!
“那麼現在,由辜湯生先生先發言,湯皖先生稍後發言。”說完便走下臺去,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現場又響起了一陣啪啪啪的掌聲,湯皖也隨著鼓起了掌,辜老爺子迎著掌聲站起來,昂首闊步走到站臺中央,先是脫帽行禮,待現場重回安靜後,大聲道:
“鄙人辜湯生,想必未有不識唔之人,今日有幸於此,談文言之精細,談白話之糙淺。”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文言亦如此。自秦皇掃六,書同文始,達兩千餘載,沿用至今。錄其歷史,記其文化,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眾人皆知,我辜湯生,生於南洋,學於西洋,習語言達十數多。匆匆幾十載而過,縱觀世界之大,語言種類之多,如過江之鯽,然則,唯我中華之語言,博大精深,優美迷人,當獨佔鰲頭,位列一等。
於幾日前,忽聞一事,白話勝於文言,此乃大謬,荒唐至極,與其辯之,未果,皆因圍觀者眾多,恐生難事,特約於今日,以續之。”
“剛說的話,能聽懂嗎?”
“能!”
臺下齊聲道。
“那就好,我還擔心你們不懂,還要用白話文再說一遍呢?”
“哈哈哈哈.....”
臺下又發出轟隆隆的笑聲。
待安靜後,辜老爺子抹了一把鬍子,笑道:
“我直接說文言文,你們都能聽懂,那寫在紙上的文言文估計就更不用說了。我剛才說了,華夏所有歷史都是用文言文記載的,如果換成用白話文記載,那得多費多少張紙?得多砍掉多少竹子?”
“白話文用作口語可行,但是要是書寫,太麻煩,我舉個例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如果用白話文來形容這個情境,不知道多少字才能形容出來。”
“就算最終用白話文能把這個情境原原本本描繪出來,可古文字身的魅力卻無法描繪。比如我們的詩詞歌賦,他們的美不僅僅是內容美,他的文字韻味更是美的不可芳物。”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文言文全國通用,無論是政府機關,書院學校,還是報刊雜誌都是使用文言文,幾千年來的習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我的發言暫時先就到這裡,感謝大家!”
“啪啪啪啪.......”
臺下想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湯皖自然也奉上了自己的掌聲,不得不說,辜老爺子這一番簡短的講話,已經把文言文的三個優勢全部體現出來了,著實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