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可能是飲了酒,也可能是吃飽喝足,更可能是這首歌對這個時代賦予的意義更深刻。儘管沒有專業歌手唱的那麼動聽,甚至高音有些嘶啞,但卻深深的吸引了眾人的耳朵。

兩條大河橫貫中華大地,一條在北,一條在南,自西邊高山而下,蜿蜒千里東流入海,幾千年來皆如此,哺育兩岸的一代又一代的窮苦大眾。

八百里皖江,成就了一片自古以來就繁盛的魚米之鄉,譜寫了一首首英雄讚歌。湯皖想起了小時候去江邊外婆家,那時候沒有通車,近點地方全靠兩條腿走,累了就讓父親揹著,母親在後面託著!

走過大片翠綠的稻田,走上長江邊的高高的沿江大堤,兩旁有茂密繁盛的蘆葦蕩,遠處的江面上行駛著各式各樣的船隻,發出刺耳的汽笛聲。

不知道此刻的他們是不是也聽到了這首《我的祖國》,雖然腳踩同一片中華大地,但此年卻不是彼年,此人也非彼人。

一想到此處,眼淚便不由自主的唰唰往下流,湯皖用袖子擦拭眼淚,朝著老家的方向繼續大聲唱到: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闢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一曲唱完,耳邊傳來了熱烈的掌聲,回首看去,只見坐在上首的太炎先生雙眼通紅,顫顫巍巍道:

“皖之唱的精彩之極,讓我想起了我老家——浙江餘杭,我家門口也有一條大河,叫錢塘江。”

隨後嘆噓道:

“一晃竟然三十多年,也漸漸淡了老家的模樣,等此間事了,我便回浙江老家,安度晚年!”

隨後嘴裡也喃喃唱起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漸漸歌聲變大,大家都打著拍子,一起隨著太炎先生高聲唱著。

好的作品是不受時間,不受時空影響的,是能呼喚的起內心深處的某些悸動,正是因為如此,才造就了經典。

正是因為經典,才帶給了不同的聽眾不一樣的情愫,太炎先生想起老家鄉,湯皖想起老父母,迅哥兒等人想起了家仇國恨。

逷先先生忙問道:“這首歌是哪位先生所作?歌詞樸素致雅,卻又鏗鏘有力,實乃大作!”

《我的祖國》在新中國聲名遠播,影響力很大,在普通民眾心中地位極高。在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最可愛的人》,講述的是遠離家鄉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故事,湯皖便是在那個時候從語文老師那裡學來的。

現在自然不能實話實說,但又不好意思厚著臉皮剽竊,只好說道:

“這是我們老家那一帶的民調,世世代代口口相傳,我在南洋那會,也是從周圍老家人嘴裡聽到的,就記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