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下經途 第十二章 十年前之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讓他們退下吧”蘇師儀道。
李言吾示意左右退下等候。
見眾人暫去,蘇師儀方才道:“此去何為?”
“後學愚鈍,但願能造福拒北一方百姓。”
“嗯——”蘇師儀緩緩點點頭“程秉心的學生果然不錯,是個好苗子。”
話席間,老者解開腰間囊袋,取出一卷書簡,朝李言吾扔了過來。
李言吾接住定睛一看,竟是——《天機百演》。
《天機百演》,為太元神士弈平清集畢生學問所著,包含囊括天文、地理、兵法、縱橫、家國治論等要義。
“多謝前輩賜書,後學當好生學習。”李言吾急忙拜謝道。
“你先別忙著謝喲——”蘇師儀眯著眼睛笑道“收了此書,就代表你身上多了一份責任,一份天下蒼生的責任。”
李言吾不解。
“小子莫急,聽老夫細細道來。”
經半個時辰,蘇師儀告訴李言吾的事,遠遠超出了李言吾的意料。
——弈平清早年參悟“天機”並解讀了冥獸與《罪世讖》之間的某種關聯,創立“天局客”,“天局客”秘密紮根於七國之內,是以拯救蒼生,振興人境為任,暗中操持七國政局的神秘組織,“天局客”之首為“執子人”,所有“天局客”皆聽命於執子人。
最初的執子人,是神士弈平清本人。執子人繼任者由上一任在任時選出,天局客所有人接頭時有統一暗號,並以“天機令”為信物,而執子人的證物則是——“神機盒”。
上一任的執子人——便是蘇師儀。
《天機百演》由歷代執子人補充擴寫,並有記錄更新天局客成員名單之功要。
如今,李言吾身上的重擔,便是第三任“執子人”。
“後學自覺才粗學淺,不知可否擔得上如此重任。”李言吾困惑道。
“老夫的眼光,不會錯。當今天下,能做這執子人者,非大皇子莫屬。”蘇師儀將柺杖放至一旁,卸下身後的包裹,俯身舉至額前,欲要行禮。
李言吾匆忙道:“老先生快請起。後生答應了。即便是以在下之不才,也願試振興此江山社稷!”
“好!——”蘇師儀將“神機盒”遞給李言吾後拿起柺杖,起身嘆氣道“老夫最後的心願,可算了了。你此去拒北,也可在七國北邊,開闢一局好棋。”老人轉過身欲要離去。
“來人!送老先生!”李言吾對院內朗聲道。
老人舉起左手,示意不用。
李言吾示意趕來的眾人停下,目送著老者杵著柺杖,一步一步地挪動著老邁的身軀,在秋風中遠去。
李言吾將神機盒放入包裹中,趁著黃昏的晚霞,在秋風金菊的陪同下,率眾向拒北出發.....
行至梨庭,他再一次深深地望了一眼,那意中的人兒,她正在梨樹下悵然失神,似乎覺察到院門前的動靜,她們再一次四目相望,馬蹄無情,行伍不止,匆匆一面,竟別十年。
過了梨庭,隊伍從北門出城,高大的白石城牆巍然屹立,只是這次一去,不知何日歸期。
李言吾一旁同行的,是一位身著褐色衣服,眉目清朗,神態老成,有一把長鬍子的中年男子,正是其府中太師——張道仁。
“道仁叔,拒北國近來有什麼要聞嗎?”李言吾問道。
“近來拒北流民頗多。”張道仁答道。
“為何?”
“因為今年北地雨季過澇莊稼收成不好。農民一旦難以負擔糧稅,就只得賣田地去換豪民的糧食,成為僱農。而已經成為僱農的,如果交不起地主收成和糧稅的,則會被驅逐成為流民。”
沉吟半晌,李言吾看了看隊伍中由李言成加派來的人手,對張道仁道:“到了拒北,你坐鎮廟堂,我去江湖之中,解決流民之難。”
李言吾說完語頓片刻又接著道:“派人幫我打探程府的動向,我怕那丫頭做出些蠢事來。”
“一切聽憑大皇子吩咐。”
李言吾接任執子人,身負王命,奔赴拒北。心中暗自下了要解決拒北各中問題,併為拒北民生行王道的決心,不能像七國的帝君那樣去大庇天下,也要去七國的北地,去造福一方。
心繫蒼生,匡扶正義,是太傅程秉心教導他的;胸懷天下,振興人境,是“天局客”要求他的。
入元九十一年秋,長定持昭帝長子李言吾,揣著一顆為天下蒼生跳動的熾熱的心,踏出永寧帝都,奔赴拒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