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祖母放心,你素來謹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聽祖母的,萬一皇上問及你和霜語的事,你只管說一時年少輕狂,早已過去。”

老太太心裡,始終有些放心不下,這兩天更是眼皮跳的厲害。

“祖母,本就沒什麼,她是孫兒的義妹而已,誰要嚼舌根咱們也不能封住被人的嘴,任他們說去就是,若是皇上因為這個便懷疑我或是聶家與川西方面有來往,那...孫兒也無話可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當初考取功名,金榜題名時,他也是意氣風發,一心想著報效朝廷,不負自己多年寒窗苦讀,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可入了官場才知道,很多事事與願違。

當初的鬥志好意氣早已消散了許多。

但要他承認她是妖女之說,不可能!這是他的堅持,不過聶家他也會保護好,實在不行,這個官他不當了就是,其實這件事,他已經動了念頭了。

祖母一介女流都看出來這是個多事之秋了,他身在朝堂豈能看不清,現在的皇帝性格怪癖,年歲輕輕心思沉沉,比先帝更難讓人捉摸,有一回他入宮覲見,竟無意間看到從乾元殿拖出一具屍體...能在乾元殿殺人的,除了皇上還能有誰?

開始他以為是宮人犯了聖怒,便小心拜見,可見到皇上的時候,皇上一臉風和日麗,完全看不出動怒的痕跡。

如此喜怒無常的君王,細思極恐,如果這樣的性子在別人身上,都不會讓他感到那般害怕,可那人是皇上,是能頃刻間定人生死的皇上...

這件事一直在腦海反覆回想,讓他寢食難安,他怕他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祖母,京都如今也不太太平,這冬日你最是怕冷,不妨讓娘小妹陪你回京海避避寒好不好?”這個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心裡早有算計,正好祖母今日跟他提及這個,他便說說。

聶老太太何其精明的人,淮安離京都並不遠,氣候相差甚微,這些年,這孫子也沒讓她回孃家避寒,這怕是早就心裡有想法了,不由心驚,“牧兒...你當真希望祖母回京海避寒?”京海距京都可是遠,去一趟光路上的行程就的一個來月,是南邊的一個小城,冬日的確沒有這邊冷,可她自嫁入聶家這麼些年,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

“祖母,孫兒知道,你其實一直想回孃家看看,可隨著年歲越大,就越發打怵懼怕長途奔走,這次讓小妹他們陪著,一路慢慢去就是。”

“你早就想好了?”聽到這,老太太還有啥不明白的。

這孫子自來是個有注意的,也罷...她總不能在這讓孫子操心,讓孫子提心吊膽,在京都帶了這些日子,也多少看明白一些事。

孫兒說的對,若是...皇上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冤枉孫兒,這官不當也罷,她雖然多年未回京海,當年陪嫁的宅子和莊子都還在,也有人打理,遠離之是非之地也好。

“祖母...”這一把年紀還要她長途奔走,他於心不忍。

“還是你知道祖母的心思,也是該回去看看了,趁著祖母現在身子還算健朗,以後恐怕真的沒機會了,那祖母就安排下,早些出發,還好,這冷天裡越往南走越舒服。”老太太更見不得孫兒愧疚。

將聶牧還待說什麼,聶老太太拉著對方的手拍了拍,“別擔心,那林家一家老小那麼多人,說走就走,難道祖母能差了?這將來,總是年輕人的,走吧,忙你的去,這件事祖母自己來安排。”老太太笑催著聶牧離開,這孩子既然讓他們先走,心裡早有定數了。

“好,那孫兒先去忙。”聶牧也不多說,祖母不過是不想讓他多些愧疚罷了。

聶老太天看著聶牧離開,長長嘆了口氣,她的孫兒,她心裡清楚,胸有大志,絕不是泛泛之輩,若是朝廷容不下他,皇上不識貨,走就是了,孫兒還年輕,將來有的是機會。

這些老人似乎為了子孫後背,都格外想的開。

不過也是因為這些老人有見識罷了。

此時,雲家和羅家今也紛紛接到了各家小祖宗的來信,知曉他們現在平安無事,心裡卻依然放心不下,他們在川西,川西王反了,他們兩家做完也要走上這條路。

不過兩家對閒王謀反一世,看的十分淡,朝廷的做法,閒王反不過是遲早的事,能到今日,都有些讓人意外了。

收到信之後,雲老侯爺和羅老太爺紛紛下了命令,京都或是軍中有什麼異動,第一時間將訊息送往川西。

這態度已經很明白了。

秘宮

聽的白長老的回報,正在聽風小築幫上官婉婉療傷的百里嘉華很平靜的道了句,“反了就反了,算那小子識相,敢說寶寶是妖女,等老子內力回府,掀了他的皇宮看他還敢胡說八道。”

白長老沉默,難道小宮主不夠妖孽嗎?

------題外話------

我發現,最近寶寶們都懶了,是因為天氣太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