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眼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許多百姓們辛苦地土裡刨食,然後就希望家裡出個讀書人,不僅自己有面子,而且,能減免賦稅。但是這又何其困難?因為你要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一步步考起,這四個稱呼幾乎是所有學子都要經歷的,運氣好的,能考個秀才,然後朝著舉人進士一步步往上爬。但是更多的讀書人,卻碌碌無為,沒什麼大才。不僅拖垮了整個家庭,還付出了自己的一輩子。

誰都知道讀書好,可是讀書,書本貴,束脩貴,筆墨紙硯什麼都不便宜,而且,一旦家裡男丁讀書,那就只能專心讀書,就少了一個勞動力,讀書期間,是隻出不進,讀書,真的是花費十分巨大的事情,一般百姓家根本負擔不起,所以,很多人連嘗試都不去嘗試。

如今,林家開了這樣的先河,那些真想讀書的盼著出息的,為何不能去試試?

很快,許多人都看到了一份寫有林家書院入學條件,及各種詳盡減免和收繳明細的張貼榜,是林府的下人在街上張貼的。

上面寫的更加詳盡,很快就傳開了。

確定,林家要在春闈之後開辦書院,書院名字叫春希,裡面寫了,報名者,不問出身皆可報名,但是入院需透過先生考評,書院公分六院,以君子六藝為名,除了統一教學的課業之外,再根據六藝開設專長學課等等。

另外,就之前說過的寒門子弟入學減免費用的事,也寫的很清楚,只要符合條件,經書院錄用便可免費就學,不用支付任何費用。

凡書院學生,一視同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論是誰,都的受書院的規矩,違反規矩的,書院有權經商議後作出相應的處置。

總之,看著,這書院與許多書院都不同。

梁家針對林家的報復,輕而易舉就化解不說,還成功幫著林家書院開院造勢,敲鑼打鼓聚人圍觀的事梁家高調抬來的五千兩銀子代辦了。

這豈止是走一步看三步,所思所想,早已跳脫了一般人的思維框架,梁家的事,這麼看就是小打小鬧,不值一提了。

老太爺當初聽了林霜語的一番安排,也是靜默良久。

不但輕而易舉化解梁家隨之而來的報復,還利用此事,順理成章的將林家開書院的事公之於眾。

而這一手謀劃之人,此刻正靜靜聽著大雙說著外頭的輕快,氣定神閒的陪著林宏圖看書,她說過,她總要討點利息,也不知,那太醫有沒有叮囑梁家,這毒解了之後,需要靜養幾天,切忌動怒,要保持心態平和,若是一個不慎...遇著啥事怒火攻心,這年紀大了,可就難說會是個什麼情況了。

輕則牽動神經,行動不便,重則...神志不清,痴痴傻傻度日,不過,樑棟怕是不會再話五千兩扮孝子了。

“林家這事辦的周詳滴水不漏,最重要的是局氣,這春希書院若真能開辦起來,將來必是天下莘莘學子趨之若鶩的求學聖地。”

雲都候府,老侯爺坐在唐前,盯著魚竿一眨不眨,生怕魚兒跑了一樣。

都說,雲都候府富家貴氣,雲都侯府如何富麗堂皇,可眼前這院子,看著卻是很簡樸,沒有想象的稀罕花草,名貴樹木,也沒有什麼雕樑畫棟的特別精緻,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簡單幾間房,一個魚池子,隨意栽種的幾棵果木,有桃有李,院子一側,還有兩塊菜地,好一派田園風光。

當然,怕這府上,也就這麼一處這樣的地界。

“林家要把這書院開起來怕是沒那麼簡單,再說,開個書院,本就耗資不少,這天下讀不起書的人太多,怕是符合條件的也不少,林家都供著,能供的起碼?”

到時候,食言於天下,現在又多少聲譽,將來的詆譭之聲就的翻著倍的來。

別說林家,就是雲都候府,也不敢輕易說出這樣的承諾來。

孫子這話,老侯爺望著魚竿笑了笑,“所以才說,這林家局氣啊,你可看仔細了,那告示上怎麼寫的,每年生員的數量是固定的,今後視書院開辦情況酌情增減,你當真林家是開善堂?若非那真正的好苗子,林家能收?”

那些條件,看著不苛刻,可一條條加起來,想要等到林家書院免費供讀,也非易事,而符合那些條件的,都是前途可望的,只是真的受困於窮困之境,沒有機會而已,林家給他們機會,有朝一日出人頭地,能不念及林家再造之恩?

一兩個不打緊,這樣的人多了,林家將來,就根深難以撼動了。

不過,這一點,很多人都能預期到,卻無法做到,除了孫子說的銀錢支撐之外,更重要的是阻力,小打小鬧,可能一時還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但慢慢的,必有那橫加阻攔之輩,不想看著林家就此做大。

要知道,天下讀書人何其多,雖文弱,筆桿子確實厲害,林家成勢,威望難以想象。

雲胤傑手裡拿著一根隨手拔起的韌草把玩著,細細品著老侯爺的話,“這麼說,林家這棋可是下的有點大啊,不見一時之功,數年後,卻是不可估量,這麼想,這林家還真是大氣。”

而且,那書院的設辦也挺有意思的,竟是文武兼備,這操作也有難道,素來,這文武就互相看不上,這擱一起,豈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