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海量的米軍聚集在沙灘上,準備向內陸進軍的時候,慄林中將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一支支步槍從各個隱秘的角落裡伸了出來。

子彈從四面八方向米軍襲去。

米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子彈擊中到底。

為了圍點打援,一些日軍甚至會不主動射擊對方的要害,只讓對方失去行動能力,然後擊殺對方的醫療兵。

戰鬥一開始就呈現了一邊倒的狀態。

大量米軍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被擊倒在地。

剩下的米軍也爬在地上,瑟瑟發抖。

哈爾西看到這種情況頓時大怒,命令飛機和艦炮再次攻擊。

發誓,要將折缽山炸平。

但折缽山是堅固的岩石結構,就這麼一直轟炸了兩天,也只不過留下了一些彈坑而已,對於主要工事根本就無能為力。

其實,哈爾西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派戰艦圍困硫磺島。

硫磺島沒什麼縱深,只是一座孤島。

只要圍困時間足夠久,就能將島上的人困死。

但哈爾西已經上頭了,就這麼離開,他覺得丟臉。

“命令,繼續派人登陸,一定要拿下硫磺島。”

哈爾西又派了兩個師登陸島嶼,開始向著山內攻擊。

這一次他們學聰明瞭,每前進一步,都要仔細檢查地面。

遇到敵人就呼叫艦炮射擊。

每發現一個坑洞就往裡扔手榴彈或者用火焰噴射器焚燒。

日軍也不甘示弱,利用有利地形節節抵抗。

大口徑艦炮甚至擊沉了兩艘登陸艦。

讓米軍損失慘重。

這麼慘重的損失,讓哈爾西更上頭了,恨不得將島上的日軍扒皮抽筋。

慄林也很堅決。

他下達了命令,每一個士兵,都要在殺死三個敵人後才允許戰死。

在他的指揮下,米軍以將近十萬人傷亡的代價才最終攻陷了硫磺島。

整個島上最終也只有三個日本兵選擇了投降,剩下的要麼戰死,要麼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