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呢?……這榜單怎麼看都有些不太對勁啊!”

“有什麼不對勁?!皇上總不至於包庇幾個舞弊的考官吧?”

“是啊是啊。說來歷年科舉那些所謂的才子落榜也是司空見慣的事,往年也有人在會試時忽然一鳴驚人……”

“這麼說,真的沒人舞弊?”

“……”

不少學子好似被澆了一桶冷水似的,情緒冷靜了下來,人群外圍已經有幾個學子開始陸續地離去……

就在這時,一個略顯尖銳的男音突然大喊起來:“不,不可能!”

四周的學子紛紛循聲看去,只見一個身穿藍色書生袍的青年學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轉身面向眾學子,正氣凌然地說道:“大家聽我說!小弟以為此次恩科學必定有人舞弊!”

學子們一下子騷動了起來,臉上驚疑不定,人群中不知道誰問道:“這位兄臺,你有何根據?”

眼看著好不容易就要平息的風浪忽然再起波瀾,那小吏面色不太好看,勉強按捺下心中不耐,拔高嗓門道:“這位公子,你可別信口雌黃!”

“我當然不是信口雌黃。”藍袍學子輕蔑地看了小吏一眼,朗聲道,“各位兄臺,請聽小弟說幾句。自古以來,科舉舞弊就屢禁不止,但是舞弊的手段千百年來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麼幾種:通關節、槍替、冒籍、夾帶、抄襲、換卷等等,通關節不過是最普遍的一種方式。”

他所說的“通關節”其實就是參加科舉的學子賄賂考官,使其把自己的試卷評上高分,以便金榜題名。

聽他說得有條有理,其他學子都是頻頻點頭,面露贊同之色。

藍袍學子接著道:“皇上英明,命幾位大人重查了試卷,等於是排除了通關節這種舞弊方式,而剩下的槍替、冒籍等做法只會是偶爾一兩個考生所為……這一次恩科的榜文如此不公,許多有才之士名落孫山,可是那些腹中無詩書的草包卻金榜題名,若然不是通關節,那麼原因恐怕顯而易見地,只剩下一種了……”

眾人都是屏息地看著他等著他繼續往下說,可是他卻賣關子地停住了。

四周安靜了下來,鴉雀無聲,不少人都是驚疑不定地與身旁的友人面面相覷……直到一個人若有所思地高喊道:“我明白了,洩題,一定是有人洩題!”..

這句話彷彿在人群中砸下了一顆炸彈,學子們頓時炸開了,七嘴八舌地說起來:

“對了,是洩題!”

“唯有考官洩題,才能讓那些個草包如得神助!”

“什麼洩題,我看應該是賣題才是!”

一個學子恨恨地在“賣”字上加重音量,惹得周圍的一干學子更為憤慨,是啊,這若不是為了“利”,那些考官又何必洩題,這根本就是“賣題”才對!

科舉乃是為國擇取人才,卻被某些急功近利之徒成了他謀私利的工具。

另一箇中年學子憤憤地嘆道:“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

“此事必須徹查,必須給天下學子一個交代!”

“是啊。一定要想辦法請皇上嚴查嚴懲,決不能讓舞弊之風亂我大裕官場啊……”

學子們越來越激動,前方的那個青袍學子環視眾人,振臂高呼道:“告御狀,我們去告御狀!”

一呼百應。

群情激憤。

數百名學子如潮水般朝皇宮的方向湧去,如那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拍打過去,最後彙集在宮門前的廣場上,齊齊下跪請命……

場面甚為壯觀。

這一跪就是一天一夜……

第二日天矇矇亮時,上朝的官員陸續來到宮門前,自然也都看到了這些跪地請命的學子們,議論紛紛,心中頗為複雜,他們都意識到這一次南宮家怕是不妙了……

不少人都是暗暗嘆息,待來到金鑾殿上,卻發現五皇子韓凌樊也來了,他為何而來,不言而喻。

百官的目光在五皇子和朱御史之間遊移,就在這種古怪的氣氛中,早朝開始了。

果然,朱御史再次上奏,把學子們猜測考官賣題之事一一奏明皇帝,請皇帝一定要嚴查此案以正朝綱,說的是鏗鏘有力,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