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靈犀(四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大早,開連城的南荀街一派火熱朝天,絲毫不遜這有些悶熱的天氣。
今日是五天一次的市集,連著周邊的一些村子的人也跑來參加市集。
看著前方不遠處這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蕭奕和傅雲鶴都是感慨萬千。當初的百越之戰後,他們都看到過這裡破敗、蕭條、淒涼的樣子。
這條南荀街正對著南城門,當初百越的大軍就是從這裡長驅直入,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將這裡化為了人間地獄。
直到後來蕭奕帶兵奪回開連城,這個地方還散發著揮之不去的血腥味和屍體腐爛的惡臭……士兵們和百姓一起攜手三天才把這裡給整理乾淨了,為避免滋生瘟疫,又把屍體給統一燒燬了,並把骨灰統一安葬在了開連城東南方的一處小山崗上,立了碑供後人祭拜。
但住在這條街的百姓基本上都沒留下什麼活口,以致這條南荀街一度荒廢,百姓都不願意來此,還喚這裡為鬼街。
程昱思量著把這裡荒廢掉委實是可惜,便想了主意,在這裡搞了一個市集,吸引人流到此,還把無主的房屋以守備府的名義租賃了出去。當然,若是有遺屬能拿出憑證文書來,也可以拿回自己或親人的房屋、鋪子。
在程昱的積極運作下,不過是一年,這裡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榮,而百姓也漸漸平復了曾經的傷痛,不少人又回到這裡安居樂業……
對程昱而言,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稱讚了。
“公子,”在外面,程昱便改稱蕭奕為公子,“我們當初定下減賦三年,如今一年已經算是初見成效,府中、開連兩城的民生已經穩定了下來,之前因為戰亂遷出兩城的人也陸續返回……”
自從接手府中、開連兩城後,程昱看著它們在自己手中一點點地又煥發出生機,過程中所帶給他的成就感那是言語無法形容的,這兩城現在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話語間,程昱容光煥發,但很快他又想到了什麼,蹙眉道:“世子爺,減賦三年的事要不要再折中一下……”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程昱也覺得為難,可是當初他們沒有經過鎮南王的同意就擅自讓府中、開連兩城減賦,本來鎮南王就因為蕭奕奪了這二城而心有不愉,在聽聞這個訊息後,鎮南王更是雷霆震怒,覺得蕭奕和程昱分明就是在籠絡民心,不把他這個鎮南王放在眼裡,那之後,鎮南王就再也沒有向兩城撥過銀子。上面沒銀子撥下來,下面又在減賦,因此兩城的民生看著恢復得不錯,但實際上財政越來越緊張。
這一年多來,蕭奕與程昱一直保持著緊密的書信往來,府中、開連兩城的財政狀況蕭奕也略有所知。
他沉吟片刻,果斷地說道:“我看還是必須得減賦三年,給府中、開連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才行。”
就像臭丫頭說的,只有把根先扎深,扎穩,藥草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等我回去駱越城後,會和世子妃商量一下,看還能不能湊些銀子出來。”他就不信他們熬不過去!
“是,世……公子!”程昱面露異彩,心潮澎湃,但心裡覺得不能總讓世子爺掏銀子出來,又要練兵,又要養民,世子爺哪怕有金山銀山也不夠用啊!還是得法子開源節流才是……
“程昱,你覺不覺得今年好像特別熱……”蕭奕有些不太確定,畢竟他離開南疆都六年了,只依稀記得從前的四月好像沒那麼悶熱。
程昱思忖著點頭道:“最近天氣確實熱得比往年快許多。尤其咱們府中和開連兩城的地勢要比周圍低,所以更熱了些。”
蕭奕想起祖父曾與他說過的一個當年他們行軍打仗的故事,不禁說道:“這麼說來,今年說不定會有暑熱。”
程昱面色一正,天寒會凍死人,同樣地,暑熱到一個程度,那也是會熱死人的,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為體質不好,更容易染疾。想到這裡,程昱忙道:“屬下會命人早做準備的。”
蕭奕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外祖父他老人家正好在南疆,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解暑良方,待回去後找臭丫頭商量商量……
這時,傅雲鶴插嘴道:“大哥,程先生,公事回去說便是,我們難得逛逛這市集,就該專心逛……大哥,難道你不該給大嫂帶點土產回去嗎?”他笑眯眯地擠眉弄眼。
他這麼一說,倒是提醒了蕭奕,蕭奕頓時眼睛一亮。
程昱也是個知情識趣地,忙道:“是我的不是。走,我們逛逛去!”
這早上的市集與夜晚的燈會中的攤位是迥然不同,市集上賣的多鮮蔬魚肉,當然也有不少賣零食點心和小玩意的攤子,這不,那邊就有個攤子在賣草編螞蚱、青蛙什麼的,不少孩童都圍在那裡依依不捨得不肯離去。
傅雲鶴童心大發,就買了那手藝人手頭所有的草編,隨性地分給了那些孩子,惹得孩子們的親人有些不好意思,連聲道謝,而蕭奕三人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畢竟無論是傅雲鶴,還是蕭奕、程昱,就算是身著簡單的布衣,但那通身的氣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
更何況蕭奕還有一張著實有些醒目的俊臉。
轉瞬,又吸引了不少姑娘、媳婦、婆婆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那位公子長得好俊啊!”
“是啊是啊,而且看著好像有些面熟……奇怪?我在哪兒見過呢?”
“劉大嫂,你就別吹牛了,如此俊俏的公子你若是見過,又怎麼會忘記呢!”
“可是我真的在哪裡見過啊……啊!”
私語聲最後化為了一聲尖叫,一下子,又把不少的視線給吸引到那頭去了,連著跟那劉大嫂說話的青衣婦人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心道:劉大嫂,怎麼一驚一乍的?!
“我想起來了!”那劉大嫂彷彿發現了什麼天大的秘密,驚得連聲音都有些哆嗦了。她深吸一口氣,力圖鎮定地喊了出來,“是……世子爺!”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幾乎是有些破音了。
“世子爺?……世子爺怎麼會來這種地方?”青衣婦人直覺地反駁道。
但不只是她聽到了劉大嫂的話,四周的其他人也都聽到了,“世子爺”這三個字就像是一顆石子丟進了原本平靜無波的湖面,向四周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越來越大,越傳越遠……
百姓們都在交頭接耳地說著“世子爺來了”,越來越多的人蜂擁了過來,其中有些人是在城門口迎過蕭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