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求旨(第3/4頁)
章節報錯
阿赤答見皇帝對聖女的印象不錯,抓住機會再提和親一事:“大裕皇帝陛下,這和親一事……”
“此事朕要考慮一下,容後再議。”皇帝淡淡地說道,一副不欲多言的樣子。
大裕乃是戰勝國,要和談,要和親也是由大裕說得算,哪裡容得百越多言。
阿赤答倒也面色如常,只要有的議,那就有轉寰的餘地,怕的是皇帝一口回絕。
這時,聖女擺衣再次上前一步,屈膝對著皇帝道:“大裕皇帝陛下,今日難得的宮宴,擺衣想借此答謝一人,不知您可否恩准?”
皇帝有些意外,目光閃了閃,但還是同意了。
“多謝大裕皇帝陛下。”擺衣直起身子後,在殿中無數道灼熱好奇的視線中,不疾不徐地走到了——
鎮南王世子蕭奕的席位前。
“見過世子爺,世子妃。”擺衣恭敬地對著蕭奕和南宮玥福了福身,“從南疆到王都千里之遙,世子爺對擺衣多有照顧,擺衣實在是不甚感激。”
她盈盈一笑,原本就是豔冠群芳的臉龐顯得更為美豔奪目,一雙剪水藍眸勾人心魄,細膩的肌膚在殿中柔和的光線下彷彿在發光似的,看得不少男子又是倒吸一口氣。
這殿中的眾人大都是人精,男男女女很快就開始考慮聖女此舉的用意。
使臣提出以聖女和親大裕,可是這聖女偏偏在這個時候當著眾人的面對蕭奕發出善意,這真的只是單純的感激嗎?是否聖女別有所圖,比如,她這一路對蕭世子芳心暗許,試圖暗示皇帝她想嫁於蕭奕?
皇帝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性,眉宇緊鎖,目光微沉。當初蕭奕將聖女關押在囚車中送進王都,皇帝還覺得蕭奕此舉甚為荒唐。可是如今細想起來,也未免是太過荒唐了些?難道說蕭奕和這聖女一路上有了私情,只是為了避人耳目,才做戲——“作踐”聖女?
對於自己剛剛那番話所製造的“效果”,擺衣心下十分滿意,嫵媚的嘴角在旁人看不到的角度微微勾起。
這個蕭奕,真是活該!
這位聖潔如月光的聖女眼中閃過一抹陰鷙,想到她從小在百越在萬般嬌寵中長大,這一次,因為百越戰敗,百越王才不得已把她送給蕭奕以換取大皇子奎琅,她以為憑藉她的美貌與才學,必然能讓蕭奕視她如珍寶,成就一段佳話。
卻不想……
擺衣的雙拳在雪色的紗衣袖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想起蕭奕竟把她關入囚車中,讓她無法沐浴,無法更衣,日日吃最粗糙的豬食……日夜顛簸,像是一個乞丐,不,是比乞丐還要不如!
想到從南疆到王都的這段時日中自己遭遇的種種屈辱,擺衣就恨不得將蕭奕碎屍萬段。
但是她知道以她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做到這一點,她能做的便是借力打力,他既然敢如此折辱她,那也別怪她以牙還牙,十倍奉還!讓他為他的錯誤付出代價!
蕭奕面色陰沉,原本嘴角漫不經心的笑意不知何時褪去,身上的戾氣瞬間爆發出來,難以掩飾,知他如南宮玥心知他這是動了殺心了。
照道理說,御前雖不能佩劍,但蕭奕是武將出身,且身份高貴,便被特旨允了,而此刻,蕭奕的右手已放在了劍柄上。
南宮玥忙拉住了他的手,輕輕地在桌下搖了搖,看向擺衣含笑道:“聖女姑娘客氣了。我大裕乃禮儀之邦,素來優待降俘。不過,只有姑娘一人前來道謝,可是覺得世子這一路虧待了各位?……那可真是世子的不是了。”
擺衣不禁看向南宮玥,臉色微變。
這番話單獨聽起來倒是沒什麼,卻讓自己剛才的那番“道謝”變成了一場笑話。她是與她百越的大皇子殿下一同被作為降俘帶來大裕王都的,現在她都來向蕭奕道謝了,若殿下沒有任何表示,那她豈不是在自扇耳光,自己承認是她在胡言亂語;可若是殿下也跟著過來道謝,那誰還會在意自己剛才那番“道謝”的言下之意?
更何況,殿下向來高傲,這來王都的一路上,蕭奕雖然沒讓人折磨他們,但卻是半點不給殿下留尊嚴,殿下能嚥下這口氣已經不錯了,還讓他來道謝?!
沒想到,這位世子妃年紀小小,反應卻如此之快,才不過支言片語,就是一番連消帶打!
南宮玥一定淡然地看向席間的百越大皇子琅奎,就見他霍地站了起來,先向皇帝告了罪後,然後大步走到了蕭奕面前,拱手道謝道:“多謝蕭世子這一路來的照顧。”說到“照顧”兩個字的時候,他幾乎是咬牙切齒。隨後,他的目光冰冷地瞥了一眼擺衣,看得擺衣心下一冷,是她太大意了。
蕭奕冷笑著說道:“大皇子不必客氣,本世子覺得其實還是應該依著百越的規矩來行,不然,大皇子恐怕還覺得不習慣呢。本世子隱約好像記得大皇子在攻破我大裕城池的時候,曾放過豪言,不留活口。”
琅奎臉色一白,除了他們幾個被蕭奕押解到王都以外,剩下其他的降將和百越士兵都還被囚在南疆,若是蕭奕真發起狠來,損失恐怕難以估量……單憑他對蕭奕的瞭解,蕭奕此人與他那個號稱“人屠”祖父老鎮南王無異,他相信蕭奕一旦起了殺心,絕對不會手軟。
這擺衣真是越來越不懂事了!琅奎心中的惱意又盛了一分。
擺衣不禁打了個冷顫,不敢再多言了。
蕭奕似笑非笑,說道:“不知大皇子覺得如何?”
“蕭世子玩笑了。”琅奎乾笑著,向著蕭奕抱拳致意,又轉向皇帝,畢恭畢敬道,“大裕皇帝陛下,我百越上下皆叩謝大裕皇帝陛下的恩典,不敢忘。”
皇帝此刻也看出了些門道,心中暗惱這百越實在不識相,都到了這個地步,居然還敢在朝廷和鎮南王府之間挑撥離間。
這琅奎本就是降俘,他不過是看在百越有心求和的份上,才著人把他從刑部大牢裡提出來,參加這次的宮宴,沒想到竟如此不識抬舉。
就連戰敗都不知收斂,百越求和之心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