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冷聲道:“張勉之,你可還有話說!”

彈指間,張勉之心中已經閃過無數的念頭,最後無力地伏跪在地,艱難地說道,“臣認罪。”三個字彷彿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原本皇帝對於太后的鬼神之說將信將疑,若說是因為二公主以不潔之身葬於皇陵就使得紫微星黯淡示警,著實有些牽強,但現在,事情顯然說的通了。

紫微星黯淡分明就是因為張家以二公主的名義火燒寺廟,而二公主偏生又是鳳女,所以佛祖才會將這件事怪罪到他的頭上,讓紫微星顯出異象!

這張家害他不淺,簡直太可惡了!

想到這裡,皇帝的表情更冷,他乃當世明君,卻被張家連累的天示昏君之像!

皇帝越想越氣,強硬地說道:“好!你們張家放火燒廟,褻瀆佛祖,今日朕就降你張勉之為白身。”他的語氣中冷漠得沒有一絲感情,“……既然你們張家如此思念二公主,那就一家都去給二公主守陵!”

此言一出,張勉之差點沒癱倒下去,面如土色,他還以為皇帝最多隻是降降官職,幾年翻不了身而已,沒想到皇帝的心竟然這麼狠,一點也不給張嬪和三皇子留一點臉面!

最重要的是,他的長子張逸雨馬上可是要參加會試的啊,被趕去守陵,功課怎麼辦?

皇帝正在氣頭上,張勉之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僵硬地應道:“臣認罰!”只要有三皇子在,他們張家雖然一時落魄,但也總有再起復的一天!

皇帝當著張勉之的面,直接向一旁的劉公公吩咐道:“傳朕口諭,即日起,景陽宮閉宮,張嬪非傳召不得出!”

“是,皇上。”

張勉之滿頭大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御書房的。

他只想早些回府,找來三皇子,速速與他商議。

而御書房內,皇帝依舊面沉如水,雖然這件事表面上是張家在肆意妄為,可是,真的只是張家自己的主意嗎?張家是三皇子的舅家,三皇子顯然與之脫不了干係!

如果說這一切背後都是三皇子策劃的,他的目的顯然是想把鎮南王府收為己用,真是好大的野心啊!

偏偏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三皇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出面,讓他也抓不到一點錯處……

這麼想著,皇帝的眼中閃過一抹濃重的陰霾……

幾日後,三皇子的母家張家離開王都,據說是張老夫人夜夜夢見二公主,心有不捨,便帶著全家一起去為二公主守陵。

王都中人人聞言皆露出了一絲冷嘲:外祖母為孫女守陵?還帶著全家老小?這種荒唐事簡直聞所未聞!

肯定是為著什麼事觸怒了皇上所致。

三皇子的母家已被皇上厭棄,張嬪又屢遭降位不再得寵,而三皇子本身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那些還沒有站隊的臣子們皆都暗暗考慮了起來。

而關於二公主的種種傳言也在京兆府強硬的手段下被壓了下去。

南宮玥在得知張家被遣去守陵時,只是微微一笑。

在發現張家以二公主之名在偷偷預謀的時候,出於心中的那絲戒心,南宮玥便命朱興著人悄悄留意張家的動靜,在得知張家會去藥王廟為二公主做法事後,她便順勢邀了詠陽和傅大夫人一同走了一趟。當時她只是覺得這場法事不會太過單純,所以才想讓詠陽去做個見證,沒想到,張家居然會放火。

詠陽性情果決,她只要有所懷疑,必然會查得一清二楚。

在藥王廟後,南宮玥提議施粥只是為了尋一個藉口,關鍵還是她在永樂宮裡與太后說的那席話。若是張家沒想要陷害她倒也罷了,只要張家對她心懷不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將是自己在捅自己刀子。

自那一刻起,其實就已註定了這個結局。

接下來,她所做的,只是順勢而為。

王都之中,暗流湧動,而時間也在這紛紛擾擾中,走到了十二月初七。

明日就是臘八了,過了臘八,也就臨近過年了,雖然蕭奕不在,但這年還是要過的,南宮玥身為當家主母,要管的瑣事還真不少。

於是,十二月初七晚上,鎮南王府就忙碌了起來,丫鬟婆子們都興致勃勃地聚集在廚房外圍觀,今夜該提前熬製臘八粥了。

廚房裡做事的一個個都忙得團團轉,將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棗子等等材料備好,跟著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

漸漸地,丫鬟婆子們散了,但是廚房卻一直燈火通明,忙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