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遺願(第3/4頁)
章節報錯
眾人循聲一看,只見齊王妃和韓綺霞就站在不遠處,齊王妃正尷尬著,她本以為憑自己親王妃的身份,恩國公夫人怎麼說也要邀請她去主桌,沒想到她們竟然敢無視她!
等到齊王妃反應過來時,局面便有些進退兩難了,這身份高的桌子已經坐滿了,這身份太低的,齊王妃可不屑與之為伍,張老夫人這一聲叫喚,也算解了齊王妃的燃眉之急。雖然齊王妃看南宮玥和傅雲雁她們很不順眼,但好歹她們還配和自己這個親王妃一桌。
至於韓綺霞,那絕對是高興還來不及。
眾人隨意地一邊用起點心,一邊閒聊著。
趁著還沒正式開席,南宮玥乾脆讓一個恩國公府的丫鬟領她去淨房……待她從淨房歸來,卻見一道熟悉的身影從雨霖閣進來。
南宮玥眨了眨眼,驚喜地喊道:“大姐姐!”原來是南宮琤來了。
南宮玥早知道建安伯府也接了賞菊宴的帖子,但是今日看南宮琤和建安伯夫人都沒有出現,還以為她們臨時有事不來了,沒想到這賞菊宴進行了一半的時候,南宮琤卻突然來了,倒是讓她有些喜出望外。
兩人見了禮後,南宮玥關心地問道:“大姐姐,伯夫人今日沒來嗎?”看來伯府裡必然是出了什麼事。
“今日來晚了,娘正在與恩國公世子夫人致歉呢。”南宮琤苦笑著解釋道。
想到建安伯府那不省心的二房,南宮玥擔憂地問道:“大姐姐,可是伯府出了什麼事?”
“我沒事,你大姐夫也沒事。”南宮琤微嘆了一口氣,說道,“今日我和娘出門前,二房又在府裡鬧了一通,耽擱了些時間。”
果然是二房!南宮玥眉頭微動,看來他們不得到這世子之位是不肯消停了。
南宮琤猶豫了一下,拉著南宮玥到無人處,幾個丫鬟在一邊看守,以免生人靠近。南宮琤這才接著道:“我二叔房裡的丫鬟有了身子……”這件事實在是家醜!
這建安伯府是三十五歲無子方可納妾,也不得有通房,那可是家規,未及弱冠之年的裴二公子必然是沒有三十五歲的!
南宮玥不由似笑非笑,“二夫人莫不是想留下那孩子?”
南宮琤點點頭說道:“二弟妹為此到老夫人那裡狠狠地哭訴了一番,說要給那個丫鬟灌了藥再發賣出去。”照道理也合該這樣,這奴婢無視府中的規矩,揹著主母爬床,決不可饒恕!這一次放過這沒規矩的丫鬟,不僅是府中的規矩亂套,連建安伯府也會成為王都的笑話。
南宮琤微蹙眉頭,又道:“也不知道二嬸是怎麼想的,竟然親自把那個丫鬟帶到了她的院子裡,說是二弟的親骨肉,一定要留下。祖母把她叫去後,她還撒起潑來,扯起了世子的事,又說現在二弟無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萬一二弟出了點意外,卻沒留下一點香火,府裡可就絕了後了,那時就是後悔也來不及。還跟二弟妹說什麼這孩子無論是男是女,不過是個庶出,府裡也不差口飯吃……氣得二弟妹一氣之下就回了孃家,還說要和離。”那可真是鬧得雞飛狗跳,連他們大房的人也被叫去評理。
南宮玥心念微動,這二房想留下這個孩子,莫非是準到時候以自家已有後為名,來謀大姐夫的世子之位?這麼想著,她又問道:“伯夫人怎麼說?”
“娘說她不能攔著讓二房沒了香火,但也不能由著伯府的家規成了笑話,說是想保孩子可以,分家!”南宮琤眼中染上笑意,想起了當時二夫人和老夫人目瞪口呆的表情。
南宮玥亦是失笑,有建安伯夫人這個鎮府之寶在,二房想要心想事成恐怕是沒那麼容易。
“反正我就以娘馬首是瞻就是。”南宮琤半開玩笑地說道。
說話間,百合走了過來,福身稟告道:“世子妃,大姑奶奶,席面要開始了。”
兩姐妹親熱地攜手進了雨霖閣,柳青清、南宮琰她們看到南宮琤也很是意外,幾人見了禮後,便再次坐下。不過南宮琤沒有在這這桌坐下,而是和建安伯夫人去了隔壁的另一桌。
沒一會兒,恩國公府的丫鬟們排成兩列,捧著一道道熱氣騰騰的菜餚井然有序地進了雨霖閣,他們身姿優雅,裙袂翻飛,彷彿翩然起舞的舞姬般。
上了七八道熱菜後,眾人時不時地交頭接耳,點評著今日的菜色。
這時,一個丫鬟喜氣洋洋地拿著一疊紙走了進來,交由恩國公世子夫人,世子夫人看了看後,便低聲在恩國公夫人耳邊說了幾句。
恩國公夫人微微頷首,跟著世子夫人便站起來身,對著眾女眷道:“各位夫人,各位姑娘,請恕我打擾一下眾位用膳的雅興,剛剛前院的席宴傳訊來說,幾位大人、公子對今日鬥菊的頭三名讚不絕口,還詩興大發,即興做了幾首詠菊詩,評了三甲,特意也送來給眾位品鑑一下。”
詠菊詩由識字的丫鬟朗讀了出來,這頭甲更是讓在座的眾人讚歎不己,問過後才知道竟是前科的探花郎柳青雲。
南宮玥她們自然是恭賀了柳青清一番,柳青清笑著謝過,臉上掩不住喜色,這兄長的榮耀亦是妹妹的驕傲。
笑意未絕,張老夫人卻突然義正言辭地對柳青清道:“南宮少奶奶的兄長果然是青年才俊,不過以老身這些年的生活閱歷來看,這女子還是應該妻以夫榮,母以子貴,才是有福之人啊。”
席面上的氣氛被她這番陰陽怪氣的言論說得一僵,眾人都不明白這張老夫人莫名其妙地說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張老夫人跟著又看向了南宮玥,道:“比如世子妃就是福旺之人,老身聽聞近日蕭世子帶領南疆大軍打了好些個勝仗,老身真是恭喜世子妃了。”
南宮玥卻之不恭地受下了:“多謝張老夫人。”當然知道對方決不是簡單地為了恭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