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朝賀(第2/4頁)
章節報錯
林氏見人都齊了,便小聲問蘇氏是否可以啟程去祠堂。
蘇氏點了點頭,揚聲道:“時候差不多了,大家去祠堂吧。”
一眾人等浩浩蕩蕩地前往位於南宮府東角的祠堂,沿著林蔭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前進,曲徑幽深,不知不覺中,眾人都肅穆凝神。
南宮府的宗祠比榮安堂還要大幾分,正面有五間大門,正中的匾額上書“南宮氏宗祠”五個大字,裡面香燭輝煌,錦幛繡幕。
首先由族長南宮秦領著三位兄弟和一干子侄進了祠堂,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後,眾人退出。跟著就是由蘇氏為首的女眷井然有序進入正堂,將祭品一一呈上恭桌,而姨娘、丫鬟、婆子則都恭敬地候在祠堂外面。
待蘇氏拈香下拜,一眾男女才一起跪下磕頭,祠堂內外均是鴉雀無聲……
直至半個時辰後,眾人方又浩浩蕩蕩地回到榮安堂。
林氏總算是鬆了口氣,這是她主持中饋以後第一次祭祖,若是其中出現什麼差錯,必然為人所詬病,而今,她這當家夫人才算是站穩了腳跟。南宮穆和南宮玥當然也明白這一點,心中暗暗為林氏感到高興。
這祭祖以後,便是給蘇氏拜年行禮。蘇氏在王嬤嬤的攙扶下在正堂主位的紅木圈椅上坐下,然後府裡的男丁,夫人姑娘,姨娘,乃至是那些得力的管事麼麼丫鬟都一一行禮,小輩們得了壓歲錢,下人們得了不少賞賜,俱是喜笑顏開,光是這給下人的賞錢就發了足足兩個籮筐的銀裸子。
之後又是吃年夜飯,又是放爆竹……一路熱鬧到快至亥時還沒消停。
若是普通人家,這大年夜自然該一家人一起守歲,但是對南宮府而言,明日是大年初一需要入宮朝聖,所以蘇氏便讓眾人都散了,早早歇了。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南宮玥就起來了,才粗略地洗漱了一番,就聽畫眉來報說林氏來了。
今日女眷中需要進宮朝賀的只有蘇氏和南宮玥,本來趙氏有三品誥命,也是有資格進宮朝聖,可是因為趙氏被送往圓覺寺,南宮穆乾脆給她上報了一個暴病,免了她進宮。
而林氏沒有誥命,自然是沒資格與南宮玥一起進宮的,可是林氏並不以為意,甚至比自己去還要上心,指揮著安娘、意梅和百卉她們給南宮玥按品大妝起來。
這縣主要穿著的禮服、佩戴的首飾都需按品級來,是很有講究的。林氏仔細地檢查了一遍,才算安心。跟著又讓燕娘給南宮玥送上了些許饅頭糕點,讓她先吃上些許,再隨身帶上些許,還特意解釋為什麼今日早上不可以喝粥喝水……
林氏卻不知道南宮玥前世不知道朝聖過多少次,怎麼會不知道這進宮朝賀天亮就要出發,至少到午初才能歸來,這宮中規矩森嚴,不方便更衣,所以才需事先小心謹慎。這進宮朝賀表面看來是對有誥命之人的榮寵,其實就是一件活受罪的事。
待一切準備好後,南宮玥便去了二門去蘇氏和南宮秦會和,坐上各自的馬車往皇宮出發。
三人在午門前分手,南宮秦要去太和殿拜見皇帝,而蘇氏和南宮玥則要去鳳鸞宮拜見皇后。
鳳鸞宮的宮女們井然有序地領著眾位夫人進殿,按照品級,公主、郡主、縣主直到郡君、縣君以及各級命婦各自有著所應站的位置。南宮玥雖然是蘇氏的孫女,本該位於蘇氏之下,可是按照品級來說,南宮玥為二品的縣主,蘇氏為三品的誥命夫人,南宮玥比蘇氏高了一級,因此她的位置要比蘇氏還要更前面。
這事可不算多見!
為此,一道道饒有興味的目光投射過來,有羨慕,嫉妒,探究,亦有嫌惡,比如宣平伯夫人,比如平陽侯夫人,比如明月郡主……
蘇氏尷尬了一瞬,便在心裡對自己說,孫女的品級比自己高自然是好事,代表著他們南宮府非但沒有一代代地沒落下去,而且蒸蒸日上。如此寬慰了自己一番,蘇氏便在三品誥命夫人的位置站下了。
南宮玥與蘇氏福了福後,正欲繼續往前走,就聽殿外傳來一陣喧譁的笑語聲,只見幾個一品、二品的誥命夫人簇擁著走了進來,其中一人便是明月郡主的舅母柳夫人。
這柳夫人一見蘇氏和南宮玥,便是面色一黑,但隨即便又笑語盈盈。
“南宮老夫人,”柳夫人笑著上前打招呼,“舊聞南宮世家詩書傳家,乃禮儀世家,我這裡正好有件事情想請老夫人評評理。”
這在場的眾位夫人都是人精,一聽柳夫人這語氣,就知道是找茬的來了,雖然她們心裡也有些奇怪:這柳家和南宮家素無往來,這南宮老夫人更是甚少出府,也不知道這兩家是如何結的怨。
蘇氏自然也感受到柳夫人不懷好意,正想含混著把話帶過,但柳夫人卻是不饒人,搶在蘇氏前面就自顧自地說了起來:“話說,這王都有一戶人家,養了一個女兒。女兒漸漸長大,到了要找婆家的年齡了,父母便開始考慮為她選個好女婿。聽說這家要嫁女,說媒的人立即找上了門。同時來求婚的有兩戶人家。住在東邊的一家,家境不錯,有田有地,日子過得挺富裕的,可就是兒子長得很醜。住在西邊的那一家,兒子長得有模有樣,十分漂亮,可是家境不好,生活很是貧困。這老兩口思來想去終究拿不定主意,只好直接去徵求女兒的意見,把這兩家的情況給女兒一說,讓女兒喜歡東家就抬左胳膊,喜歡西家就抬右胳膊。誰知這女兒竟把兩隻胳膊都抬起來,還振振有詞地說,她願嫁到東家去吃飯,再嫁到西家去住宿,白天夜晚各去一家……”頓了頓後,柳氏似笑非笑地看著蘇氏,又道,“南宮老夫人,你說這個女兒的想法荒唐不荒唐,明明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卻偏偏不知廉恥地異想天開。”
柳夫人自然是諷刺南宮府意圖“一郎二許”,害她在二姑奶奶面前丟了臉面!
蘇氏被柳氏說得有些惱羞成怒,但又不能露在臉上,心裡則把趙氏又怨了一通,覺得這個長媳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見蘇氏面色僵硬,柳夫人心中不屑,還覺得意猶未盡,得理不饒人地朝南宮玥看去,“搖光縣主,你覺得如何?”
南宮玥一直沒有說話,一來是因為這嫁娶之事哪裡輪得到她這未出嫁的小姑娘來置喙;二來也是因為此事確實是南宮府先做錯了……可是柳夫人把矛頭指向自己,就做得有些過頭了。
南宮玥眸光一閃,眼角瞟到後方又有兩位夫人在宮女的引領下走進殿來,想到了什麼。她故意尷尬地往後看了看,引導眾人的目光朝殿門口看去,然後做出一副天真爛漫的模樣,似懂非懂地說道:“柳夫人,您說的我聽不太懂,只是祖母常常教育我,莫要背後道人長短……”
居然說她是背後道人長短的長舌婦?!柳夫人氣得雙目圓瞠,眼角抽搐。
柳夫人的兒媳周氏見婆母吃癟,笑眯眯地圓場道:“搖光縣主說什麼道人長短怕是有些過了吧,我母親也不過是聽說那一女許二家的事,覺得實在是匪夷所思,所以想聽聽老夫人的看法罷了。令郎乃是禮部侍郎,自然是最懂禮數的。”說著說著,她覺得四周的氣氛越來越奇怪,與她們婆媳一起的幾位夫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她們。
柳夫人自然也感覺到了,婆媳倆轉身一看,卻見戶部尚書厲夫人正滿臉鐵青地瞪著柳夫人,氣得眼珠都幾乎瞪了出來。
柳夫人心裡咯噔一下,頓時想起了一件事來。這戶部尚書家裡最近出了件事,厲夫人的二孫女本來在去年前定了一門親事,誰知年初那位未來孫婿張家公子出門遇上盜匪只帶回一具面目全非的男屍,這厲夫人自然捨不得孫女守望門寡,便在三個月後又火速地給孫女定了另一門親,眼看這成親的日子越來越近,誰知那“死去”的張家公子竟然又回來了,說是被盜匪重傷,養了三個月才能行走,又身無分文,因此拖了這麼久才回到了王都。這張家自然喜出望外,沒過多久,厲張兩家就吵了起來,張家指責厲家一女許二家,非要厲家退掉現在這門婚事,可是厲家如今已經跟張家有了嫌隙,又怎麼會再與張家結親!況且這厲二姑娘若是真的退婚,恐怕是真要成為整個王都的笑柄了……這兩家都吵了幾個月了,到現在還僵著。
柳夫人和周氏心裡暗道倒黴,就見那厲夫人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就大步從她身邊走過,還故意重重地甩袖。柳夫人本來還覺得尷尬,但見厲夫人如此做派,反而覺得對方無理取鬧,本來自己就不是在說他們厲家,再者,厲家既然做得出一女許二家的事,現在還怕人說!
柳夫人越想越覺得自己沒錯,遷怒地瞪了蘇氏一眼,徑直往前走去了。
這好戲落幕,殿內的眾位夫人也大都意興闌珊地收回了視線,只有少數還在好奇地打量著南宮玥,畢竟她這個新封的搖光縣主還是第一次以縣主的身份進宮朝聖。
南宮玥再次與蘇氏行禮後,便隨著宮女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