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嬴政:你看著辦吧(第2/3頁)
章節報錯
嬴玄說道:“如果沒有疑惑,諸位就開始吧,本候是主考官,為了避嫌,就不參與了。”
“諸位自便!”
批閱策論的大臣人數並不多,若是每個學子的策論至少有兩人看過,每人至少要批閱一百多份策論。
若是細細品味,時間自然是不夠的,畢竟明天早上,他們還是要去早朝的,那麼批閱批閱策論就需要技巧了。
李斯看著面前的策論,已經被封住了名字,不過有些東西是遮蓋不住的,比如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
第一篇策論,李斯只看了一眼題目,就知道這是儒家學子學子的策論,崇尚西周井田制和古之君子之禮。
李斯隨意瀏覽一兩眼,就將策論扔到一邊,時代在進步,那些古老的制度已經不適合秦國了。
第二篇策論,《無為而治世》,道家的學問,依舊不能讓李斯滿意,若是無為,帝國哪裡需要耗費無數財力,建立書院,初步制定人才選拔極致。
簡直是不知所謂!
第三篇策論,到處都是文字遊戲,一看就是名家的手筆,整片策論,巧言善變,沒有絲毫意義。
……
李斯越看越是心驚,策論是諸子百家最擅長的事情,可是如今跟頭栽的最狠的,居然就是諸子百家。
而世家門閥這邊,雖然可以切中要害之處,但是都是些短淺的見識,很少有人看到很深層次的東西。
有些策論,即便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也言語之間,矛盾重重,漏洞百出,一看知道,這是門閥弟子知道一些長輩的言論,但是也只是聽懂了一些皮毛。
“門閥世家,怕是也不好過啊?”
轉眼之間,李斯已經看過數十份策論,速度之快,遠超他人,可是沒有一份策論,能讓他滿意。
《儒以治世,法以治國》,看到這個題目,李斯瞬間眼前一亮,終於有乾貨出現了。
儒家的禮,制定世人的思想準則;法家的法,強制約束世人的行為準則。
儒家、法家,各行其事,又相互聯絡,若是兩者能合二為一,確實不錯。
李斯在策論末尾,鄭重的寫上自己的名字
此人儒法深厚,李斯心中隱隱猜測這是小聖賢莊弟子的手筆,當然也不能排出是雜家學子的可能。
隨著諸位考官的批閱,所有的策論也被選了出來。
《天下皆秦論》
《大江治水策》
《九州社稷論》
……
可是這樣精彩的策論是少數,一遍之後,帝國大臣還沒有人挑選出十篇策論,交換沒有選中的策論,繼續批閱。
這下子,速度一下就慢了起來,優秀的人可以脫穎而出,中庸的人,就難以評判了。